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百零八章 准备回京,女儿,祥瑞,韩琦
皇帝的仁厚夸得个天花乱坠,然后甘奇要亲自入京去献祥瑞。

    祥瑞是什么?自然就是棉花与占城稻。

    这两种东西,用处极大,但也其实并不能保所有人不受饥寒之苦。

    甘奇竭尽全力去吹嘘,也有夸大的嫌疑。

    他就是要入京,拿着这两样东西,到皇帝那里去立下大功劳。

    祥瑞这种东西,中国的朝廷,中国的皇帝,都信,历朝历代都层出不穷。

    连长颈鹿都是祥瑞,说是麒麟兽现世。甘奇这两样,比长颈鹿可有用太多了。

    奏折发出去了。

    当甘奇的奏折到得东京汴梁城的时候,在泉州的甘奇也接到了东京来的信件,赵宗兰生了,生了一个女儿。

    甘奇高兴非常,信是赵曙亲笔,只是信中的言语还颇有悲感,甚至还有安慰甘奇的意思在里面。

    为何会这样?因为这个时代,生儿子才是真正值得高兴的事情,生了女儿,要安慰一些失望的爸爸。

    但是甘奇自然不会有这种想法,所以甘奇立马回信一封,把自己的高兴开心都写在信中,这也是在安慰赵宗兰。

    东京皇城里的赵祯,也终于见到了甘奇的奏折,但是甘奇的奏折里卖了个关子,天花乱坠一通夸,就是不说祥瑞到底是什么玩意。

    奏折是通过包拯的手递上去的,赵祯看完之后,也把奏折给包拯看了一遍,然后赵祯问道:“包卿,还真有这般的祥瑞不成?”

    包拯看得也有些尴尬,甘奇一通吹,在包拯看来也吹得有些过了,哪里有一样东西能保万民不受饥寒之苦的?

    所以包拯说话有些没有底气:“莫不是甘道坚去了泉州这些时日,从别人那里学了这些夸大其词的毛病?”

    这真是亲生的好座师,不帮着甘奇吹,反倒给甘奇先托个底,不能让皇帝真的有那么大的期望,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到时候怕甘奇收不了场子。

    赵祯反倒笑道:“倒也不一定,甘道坚其人,朕还是了解的,不是那般盲目吹嘘之辈,想来他要献的这个祥瑞,还真是古往今来少有的东西。”

    包拯见得赵祯真的起了这么大的期望,连忙说道:“许是他年纪太小,没有真正见过世面。”

    “诶,包卿,哪里有你这般当老师的?被人的老师都是想方设法抬举着,你倒好,非要拆他的台子。朕倒是要看看,看看他甘奇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赵祯对甘奇,是真的喜欢,因为甘奇帮他立下的功劳实在太大了。

    包拯连忙又道:“陛下可不得听他胡言,到时候失望了,也是不美。”

    “失望了就失望了吧,朕这一辈子,失望的事情多了去了,包卿的心思朕知道,一个小小的祥瑞,朕还能失望到哪里去?不会怪罪他的。”赵祯这一辈子,真的就是失望的一辈子,赚钱赚不到,节约也节约不了,打仗要输,割地赔款,改个河道,把河北淹成了大海……

    还有什么失望不能接受?

    赵祯把甘奇当后辈看待,所以也懒得去失望了。

    听到这里,包拯才放下心来,说道:“本一直觉得他年少老成,偏偏忽然又浮躁起来了,老臣当好生教导他一番……”

    赵祯也只是笑着,他倒是乐见其成,也盼着甘奇真正成才。

    赵祯转换了一个话题,又道:“甘奇所奏,泉州开设市舶司衙门的事情,倒是务实之举,可以允之。”

    包拯答道:“他奏的这件事,还算不错,泉州既然船多,便也该有个专职管事衙门。若是奏折之中单单只奏这件事,老臣倒还觉得他为官勤勉。偏偏还弄个什么祥瑞,把正事放在最后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