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嘉义笃行—请吃烧鹅
用手一指桌上那盘叉烧肉:“诸位来宾,请尝尝我们广东特产的烧鹅”

    “居然还能这样?那些埃及人最后吃了叉烧肉没有啊?”

    “那肯定没有了,这无非是找个借口化解矛盾。反正叉烧肉也好,烧鹅也罢,都是切成一片一片的装盘,从外表根本看不出是什么东西做的,当下赶快揭过这一幕最为要紧,大家心知肚明便好。”

    我告诉小六子,不尊重对方的宗教信仰会酿成恶件,其中最为严重的一种行为,自然就是把人家宗教里一位重神的塑像融化成一滩金水。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指出,虽然马来西亚的国语是马来语和英语,但这个国家的华裔居民比例相当之高,尤其是马来西亚西北部那几个州,居民日常交流大多使用汉语闽南语或粤语,只有正式场合才使用英语。

    很多马来西亚国籍的歌手因此被误认为是香港歌手,例如陈庆祥阿牛。

    几十年前,马方当局为了在北部州推行马来语,对当地传媒界做了不少限制,比如减少使用华语播报的电视台数量。

    然而马来当局万万没有想到,北部州的华人对马来语相当抵触,既然当地没有华语电视可看,所以所以他们转而去看台湾的电视。

    直到今天,台湾的东森新闻在当地依旧颇有知名度,甚至可以媲美马来西亚的国家电视台。

    “所以那帮歹人只要带着电视记者来林家当铺搅扰一番,把神像融化一事捅出去,立马会在马来西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可是,搭档,马来西亚毕竟不是印度,也没有几个印度教徒啊?”

    “对呀,这正是整个事件最为搞笑之处。马来西亚虽然没有多少印度教徒,却有不少锡克教徒。”

    “锡克教?”

    “是的”

    我解释道,锡克教源自古印度教,原本是一个多神教,后来因教权纷争被迫出走南洋,大多数教徒最终定居马来半岛。

    由于锡克教与印度教同源一脉,所以在外人眼中,二者极易混淆,但锡克教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受到教的影响,最终变成了一个典型的一神教,许多宗教仪轨与多神信仰的印度教存在显著不同。

    什么?你不明白一神教与多神教之间的区别?

    顾名思义,一神教里只有一个老大,而且这个老大还是典型的劳模,信徒无论碰上什么问题都要拜求于他。

    比如天主教就是个典型的一神教,上帝他老人家不仅负责创世,还负责给每一个信徒赐福送饭,所以天主教信徒要在饭前虔诚祷告,感谢上帝赐予他们食物。

    反观中国的道教,则属于典型的多神教。

    道教中但凡有名目的神仙就有司职,求财要找财神,祈雨要寻龙王,想要姻缘得去巴结月老,欲求后嗣得找送子娘娘。

    倘若土地灶神这些基层神灵出现尸位素餐和吃拿卡要的行径,你甚至还可以向三界巡阅使张翼德控诉其劣迹,让张三爷抽他们鞭子来为你出气详见聊斋志异于去恶。

    不知你发现没有,在多神教里有些神灵因为自身司职实在太冷僻,往往会被信徒们选择性地遗忘敢问玉皇大帝他老人家具体负责什么工作?

    现在动不动就能听见商家放鞭炮为财神爷祝寿,以至于财神一年到头要过好几回生日,可你见过谁给玉皇大帝他老人家祝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