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血色迷踪—袖手得渔
    “新鲜,新鲜,搭档,咱俩结伴儿到现在二十多年了,六爷我怎么从来没听你说过有这么一篇神奇的口诀啊,快背给我听听。”

    “六子你急什么啊?我这不正要说的么。”

    这《招潮令》讲的是天下千河万水都归于沧溟,只要这条河能入海,河里鱼儿的所有生活规律都符合当地潮汐涨落的规律。

    什么时刻什么鱼开始觅食,什么时刻什么鱼开始洄游产卵,都有迹可循。比如这一句:潮落三刻,沙光浮;潮落一时,始食;潮落三时始涨,沙光觅穴。

    这句说的是生活在海河沟里一种叫做“沙光”的鱼。

    在潮水开始下落之时,水流从海沟里涌回大海,此时潮汐会卷起河沟底部的泥沙令水质变浑,导致栖息在河底的沙光鱼缺氧。

    于是此时沙光鱼会纷纷浮到水面换气,只要你有这个本事,大可以站在河边用鱼叉去叉它们。

    待到潮落两个小时以后,海沟里的水位下降,水流变缓,水质变清,沙光鱼便回到沟底觅食。

    此时饥肠辘辘的沙光鱼特别地贪嘴,几乎见什么吃什么,所以……大胆地放手钓吧。

    待到潮水回落之后六个小时,便又开始涨潮了,这时沙光鱼会停止觅食,转而在水底寻找石穴来栖身。

    此时找一个破水桶,桶身上挖几个向内开的洞,注意千万不要把塑料片挖下来,就让它向内倾斜着留在桶壁上,之后在桶口系上网子,扔到水底。

    过不了半个小时,就会有倒霉蛋钻进去的,此时只要提起水桶,往往不会走空。

    “有道是章太公钓鱼,没钩也行……”

    我正摇头晃脑地跟小六子显摆,突然脑海里响起了小墨的声音,一下子将我的话头打断:“主公,主公,你刚才说的我全都记下来了,除了这一句,还有别的词儿么?”

    “……没了。”

    “哈?”

    “啊?”

    “啊什么啊,《招潮令》上的内容多着呢,但是……反正我就记住这么一句。”

    有什么可奇怪的,沙光鱼学名叫做“矛尾虾虎鱼”,属虾虎鱼科,在我们老家俗称叫“狗杠”,意思是这种鱼能长到门杠粗细,鱼嘴有点儿像狗嘴。

    但由于老家人发音不标准,小时候我一直误以为这种鱼叫“狗光”,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大概是老家人嫌弃这种鱼肉质粗,味道也不好,除了狗没人能吃光。

    我们老家很少有人喜欢吃这种鱼,如果渔夫网鱼的时候抓到了“狗杠”,那便从网上摘下来,随手就丢在地上了,都懒得往鱼篓里送。

    沙光鱼没什么优点,不过它特别容易上钩,即便是从来没摸过鱼竿的生瓜蛋子,一上午也能钓个七八斤上来。

    而且它们也不挑鱼饵,你只要想办法弄上一条沙光鱼,然后把它剪成小块儿,便能去钓其它的沙光鱼了。

    我当年就是为了打发时间,顺便弄点儿鱼肉在村中的猫狗那里刷声望,所以整篇《招潮令》我就只背了和沙光鱼有关的这一段。

    至于别的鱼,要么不这么好钓,要么家里人要拿去做菜,总之鱼落不到我手里……那我记它们的潮令干什么?有需求才会产生动力嘛。

    “但这个《招潮令》的确神奇得很啊,那个暑假我只在爷爷家住了半个来月,等临走时,全村的猫狗都自发来村口送行,哇塞,场面那叫一个壮观!”

    “哎呀呀,搭档你这个败家子,这么好的口诀,结果只记住了一句,这下失传了吧。”

    “怕什么,这口诀我爷爷又不只传了我一个人,我们家老爷子早就专门把整篇《招潮令》抄成了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