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东北寻仙—地虎河妖
一伙儿则是威虎山的山匪,无论哪一帮人的生活环境都跟江河湖海不搭边儿。

    正所谓到什么地方见什么人就要说什么话,为了顺利完成任务,绝不会选用“宝塔镇河妖”这么不正常的回答方式,一旦让座山雕起一丝的疑心,绝对不利于后面侦查任务的开展。

    这就好比一个人为了取信他人而赌咒发誓,声称自己若有半句谎话,今后坐船就落水喂了鱼鳖。

    这誓是发得倒挺毒,可问题是此人家住吐鲁番,当地根本见不到地表水,连饮用水都要依靠地下的坎儿井暗渠

    现在你觉得他当众发的毒誓能有人信吗?

    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同志当年作为通讯记者,亲自采访过参加东北剿匪战斗的nn战士和当地群众,后来根据这一回的采访见闻整理成。

    按照一些亲历者的回忆,曲波同志曾经去过一处叫夹子沟的地方采访当地山民,而夹子沟恰巧是解放前大兴安岭地区放排客的一处聚集地。

    所以不妨大胆推测,是一个放排客在采访过程中教给曲波同志许多黑话切口,后来这些内容被他写进了里。

    “对了,燕子,你知道什么是放排客么?他们其实是一群伐木工。”

    过去在深山老林里的运输极度不便,为了将砍伐下来的原木顺利搬运下山,放排客们会选择靠近河流的地方建立临时营地,之后把原木运到河边捆扎成木排。

    等到秋天伐木工期结束,这些放排客会两三人一组撑一具捆扎的木排顺河流而下,最后抵达山下临河修建的木材集市上卖掉木料,换回一年的血汗钱。

    这种木排只依靠浸了桐油的麻绳捆扎,其结构并不十分牢固,在顺流而下的途中,很可能被河水冲散,导致上面撑排的放排客落水。

    一旦在湍急的河流中落水,几乎就没有生还的希望了,所以放排客们十分崇敬河神,在他们的口中,赌咒发誓说一句“宝塔镇河妖”是很有可能的,但若用在身上绝对不合适。

    因此这句“宝塔镇河妖”就成了林海雪原中最大的败笔。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