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东北寻仙—东北逢君
    “啊,多冷啊,我在东北玩泥巴。虽然东北不很大,我在大连没有家……”

    “我去,六子你唱的是什么鬼东西?”

    “嗯?这不是你们人类当中很火的那首么?咱们现在来东北了,不得唱唱当地名歌应应景儿啊?”

    “我晕!不会唱就不要乱唱,活该六子你丢人现眼。”

    我站在车站门口,手搭凉棚四下眺望寻人,冷不丁脑海里窜出一个生硬又欢快的声音:“主公,主公,这首歌既然不叫,那总得有个名字吧?怪好听的,到底叫啥啊?”

    “我去,小墨,把你也惹出来了?”

    这个小墨是我家祖传的那本中寄生的书灵,上回跟小六子去九洞窟,灰八爷他老人家一看见我,就兴高采烈地说我是章家先祖鼠道人在一百多年前挑选好的继承人,并鼓励我凭借这本走上风水地师的道路。

    我本不愿要这劳什子的,结果正当捧着书本仔细冥想的时候,小墨在外界刺激下从沉睡中醒了过来,还用意念同我对话,将我吓了一大跳。

    这就得重新权衡一下利弊了,最后我觊觎小墨身上那些丰厚的知识,以六个故事为代价,把他从九洞窟的藏书室里请了出来,以至于现在我身上还背着五个故事的欠账。

    相比人类和仙家,小墨的性子偏懒偏宅,平时基本不吭气儿,只有在我与小六子交流学识的时候才会开口插话,可一旦我们谈论到那些新奇的知识,小墨就跟换了个‘人’一般,不停地缠着你问东问西,非要把事情寻根刨底不可。

    这不,小六子刚才一时兴起,用意念哼唱了一首歪歌,小墨刚一听见,直接化身为好奇宝宝了。

    这首其实是一首印度歌,本名叫“tunaktunaktun”,其中“tunak”是一种独特的印度敲击乐器,而“tun”则是这种乐器敲击时发出的乐声,其实这二者本身没有什么特殊含义,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咚吧啦”之类。

    这首歌的正版歌词十分粗浅,大概说的就是一个印度小伙正高兴地敲击乐器,顺便再用言语调戏勾引一下街边路过的大姑娘,将其归为民间小调是很恰当的。

    结果这首歌传到中国之后,人们觉得原歌词粗俗不雅,贸然传唱有碍观瞻。于是一帮大神使用与印度语发音近似的汉语愣是给填出一首,将意境与内涵一下给拔高了一节儿,同时还显得极富东北地方民间特色。

    再加上这首歌本身的节奏确实很欢快,所以一下子就在网上火了,瞬间传唱大江南北。

    最近小六子学会了使用笔记本上网搜索电视电影之类的娱乐节目,偶尔有些节目的片头会附加一段小广告或小音乐,恰巧最近这首挺火,所以把小六子熏陶得也会哼上几句。

    噢,不,不,你想多了,小六子还没进化到长出人手能操作电脑的地步,是我在桌面上提前做了几个快捷链接,专门指向小六子感兴趣的节目。

    这只死耗子想看节目的时候,只要摁开平板的电源,再用爪子在屏幕上一戳快捷链接,就可以蹲一边儿观看了

    反正他感兴趣的,不是这种猫鼠斗智的动画片,就是那种专门介绍各地风味美食的节目。

    “酸菜碗里赶紧喝,大块肉丝剩给哥……”受到小六子的感染,我不禁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唱起那首。

    “燕子这个人也真是的,四五年没见了怎么还这么粗枝大叶的?说好在车站接我,咋到现在还没见到影子啊?要不我干脆先找个地方吃饭算了……”

    我心里正暗暗思索,突然之间仿佛有个扩音喇叭对着我耳朵边大喊了一声:“单身狗!”

    我被吓得几乎要往前纵身窜出去,但刚才那一声清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