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281、循环
人胡不猛然转念哉!

    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开万善之门,无如寸心挹损。

    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驰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

    容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学问;消得家庭内嫌雪,才为火内栽莲。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灭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绝欲,惟期寡欲而已。

    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终身检饬,难盖一事之愆。

    从五更枕席上参勘心体,气未动,情未萌,才见本来面目;向三时饮食中谙练世味,浓不欣,淡不厌,方为切实工夫。应酬

    作者:洪应明

    操存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应用要有圆机,无圆机则触物有碍,何以成旋乾转坤之经纶!

    士君子之涉世,于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于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

    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

    心体澄彻,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赏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迁就,少迁就则失从违之正;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

    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处后之羞;萝茑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攀之耻。所以君子宁以风霜自挟,毋为鱼鸟亲人。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伺察以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养智;奋迅以为者,多因度而致迟,故君子以重持轻。士君子济人利物,宜居其实,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则德损;士大夫忧国为民,当有其心,不当有其语,有其语则毁来。

    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纵弛;处明庭检饰者,暗室必放逸。君子只是一个念头持到底,自然临小事如临大敌,坐密室若坐通衢。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

    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善移风化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及之,毋轻矫其所难。

    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与应俱适,心与境两忘矣。

    己之**不可纵,当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人之**不可拂,当用顺之之法以调之,其道只在一恕字。今人皆恕以适己而忍以制人,毋乃不可乎!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随时之内善救时,若和风之消酷暑;混俗之中能脱俗,似淡月之映轻云。

    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后苦趣。

    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御事者,与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于前。

    酷烈之祸,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满之功,常败于细微之事。故语云﹕“人人道好,须防一人着脑;事事有功,须防一事不终。“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