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45章 婚姻大事
了,她尴尬的笑了一声,且撇开这话不提,转而问道:“原来是状元郎啊,他竟然还未定下亲事吗?”

    赵九福也是曾经拜见过顾老夫人一次的,不过顾行之自己与母亲都不亲近,所以也就是那一次客气拜访而已,顾老夫人自家子侄都看顾不过来,对赵九福的关注也不多。

    不过她还是知道赵九福此人的,毕竟幺儿教出一个状元郎来,对于他们顾家也是荣耀,再者她曾听顾尚书提起过赵九福此人。

    顾行之略微解释了几句赵九福为何还未定亲,顾老夫人一听也明白过来了。

    赵九福出生在一个小村落里头,在那边显然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家,他的爹娘看来也都是明白人,并未早早的将他的亲事定下来。

    赵九福高中状元的时候才十七岁,那时候不是没有人动过榜下捉婿的心思,只是都被回绝了,一直到最近有人频繁提起他的婚事,赵九福才觉得不能继续拖下去了。

    在顾老夫人看来,赵九福虽然是状元郎,如今还在翰林院任职,据说还刚刚升了官,但其实还是算不得什么好女婿的人选。

    这倒不是她不喜欢赵九福的人品相貌,与此相反,虽说只见过一次,但顾老夫人依稀记得赵九福容貌出色,即使带着挑剔的眼光看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要说人品这一项,能被他儿子看中收为入室弟子的,自然也不会是什么埋汰人。

    只是赵家的底子太单薄了,家中是有田地,但一家子兄弟分一分赵九福也没轮到多少,再说那田地远在新亭府的小山沟里头,压根不值得什么钱。

    翰林院听着是清贵,但穷翰林的名头也响当当的很,姑娘嫁进门之后不但不能享福,恐怕还得用自己的嫁妆来补贴才行。

    再说将来,赵九福若能一步步高升的话固然是好的,若是不能呢,多少进士一辈子就蹉跎在这份上了,高门低嫁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不过那是以前,如今赵九福势头正好,光是间在帝心四个字就足以让不少人愿意冒险,顾老夫人心思一转,开口提道:“你光看着别人家,却没想到自己还有两位待嫁的侄女呢。”

    顾行之一听,却毫不犹豫的说道:“若是蕊儿还未出嫁,我倒是愿意将她嫁给阿福,不过大哥二哥家的侄女就算了,本身就是庶女,大嫂二嫂也不看中,一个心思多的很,一个木讷眼皮子浅,就是侄女我也是看不上的。”

    到底是自己的亲孙女,顾老夫人听了这话有些不乐意,反问道:“好歹你大哥二哥官职不低,你若是想要嫡出女的话,京城同等的人家怕是都不会愿意做亲。”

    嫡女跟庶女不同,庶女可以低嫁用来拼一拼,但嫡女通常都是家世对等的人家联姻用的,顾老夫人虽然气恼,但这话却说得有道理。

    这些顾行之自然也是知道的,所以他直截了当的接过了话茬:“母亲,门第虽然重要,但姑娘家的人品相貌更加重要,阿福不求跟高门联姻,只希望未来的妻子聪明剔透,在内能够掌管家务料理家事,在外也不会添麻烦,这就足够了。”

    听了这话,顾老夫人的脸色倒是缓和了一些,她原以为幺儿求到她这儿来,是因为赵九福心高气傲要娶一位高门大户的嫡出女呢。

    想了想,顾老夫人只得说道:“如今家中没有要娶妻的孙儿,我也许久没注意过各家各户的姑娘了,此事还得等我打听打听再说。”

    顾行之点了点头,又不放心的嘱咐了一句:“母亲,此事就拜托你了,嫡出庶出不重要,但重在家里头清净,姑娘家自己也聪慧。”

    顾老夫人听明白了,感情这位叔叔是嫌弃自己的侄女不够聪慧,觉得配不上自己的弟子,这才一口回绝了她的提议。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