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22.我儿子就是比你家的孝顺
陈大山一听果然很捧场,满口夸道:“咱家阿福就是有出息,这才一年的功夫,春联也会写了,书也会背了,先生还这么看重,以后说不准能给爹娘挣一个功名回来。”

    老赵头听见了倒是谦虚了两句:“可不敢这么夸口,这孩子是比村里头的机灵一些,但功名哪里是那么好考的,我啊,就指望他多认得几个字,以后好歹也能谋个差事。”

    赵九福在旁边听着都觉得无聊,老赵头含蓄的夸奖都让他脸红,更别提陈大山来了兴致还会拉着他考一考,天知道刷满三个积分之后,家里人的考一考都是没奖励的。

    心中吐槽再多,每年过年的时候赵九福还得继续乖乖回答,他可不想传出什么读了几天书就看不起亲戚的话来。

    另一头,老陈氏也忍不住对大女儿炫耀了,她故意在赵大花面前走来走去走了好几趟,偏偏赵大花还是个粗心的愣是没发现。

    老陈氏憋不住气了,咳嗽了一声问道:“大花,你看我这簪子怎么样?”

    赵大花这才抬头看了一眼,她虽然粗心大意,说话倒不算特别难听,仔细瞧了一眼就笑了:“是我爹新给你打的?还不错,虽然简单但大气。”

    老陈氏这才笑眯眯的说道:“你爹那个大老粗哪儿想得到这个,这是你弟弟给我买的,花了平时攒的钱,你说他平日里省着钱不花,费这个事儿给我买簪子做什么。”

    赵大花难得机灵了一回,很快就明白她娘的意思了,笑着说道:“是阿福买的啊。”

    家里头除了阿福,其余的儿子老陈氏提起的时候,总是老大老二老三的叫唤,很少说什么你弟弟我儿子之类的话:“阿福的眼光还不错,这簪子就配我娘。”

    “什么配不配的?”正说着话呢,赵二花也带着男人孩子回来了,蔡阿辉留在外头跟老丈人和连襟说话,赵二花提着一篮子年礼回来了。

    赵大花笑着说道:“你看娘头上的簪子,是阿福省钱给她买的,你说咱们小弟年纪不大,心思倒是细腻的很,比我们俩那口子都要细心,以后可不得会哄媳妇。”

    赵二花一听也好奇的过去看,看了也说好,两人不约而同的开始夸弟弟,一直到吃饭的时候都没停止,弄得赵九福脸红耳赤,觉得家人的视觉光环实在是厉害。

    吃饭的时候,老赵头果然拿出了人参酒来招待两个女婿,陈大山和蔡阿辉都是村里人,从小到大也没尝过人参的味道,这一喝都说好。

    这事儿还不算完,送走了女儿女婿,初三开始老赵头老陈氏就带着赵九福出门做客了,让赵老大和小陈氏在家里招待客人,他们这边一个村半个村的人都是亲戚,不分头行事还真的走不过来,但往年都是小辈出门,老赵头和老陈氏守在家里头的。

    今年却不同,老陈氏分外的喜欢串门走亲戚的感觉,别人看到簪子一问,她就要滔滔不绝的开始了,别人要是没看见不问,她也是有法子让他们问。

    就比如老陈家这边,老陈氏每个兄弟家里头都走了一回,她辈分大年纪大,还是唯一的姑姑,几乎人家还不得好好招待。

    赵九福就被当做吉祥物拉来拉去,时不时就得被提溜出来展示一回,弄到最后赵九福都忍不住躲进书房,再要带他出门就说要开始读书复习了。

    一听他说要读书,老陈氏和老赵头果然没再提出门走亲戚的事情,但老陈氏如今却最喜欢去人多的地方转悠,不让人夸一回都不回来。

    相比起来,老赵头倒是开始有些心疼人参酒了,这酒一开始喝的时候只觉得好喝,也提升,但慢慢的他品出一些好处来。

    就说他常年弯腰干木匠的活儿,年纪大了便有些直不起腰板来,但几年喝了几趟人参酒,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