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十二章 药锄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葛小华既然经营了铁匠铺就没法去涉足其他的行业。 钢材经营部虽然利润可观,但是琐事很多,葛小华要经营,凭借他一个人是没法的。 而葛大牛就不一样了,有一帮的兄弟,相对来说,他们还是值得信任的。 因为葛大牛的缘故,他的那帮社会闲散人士会有事情干,那么就会少了很多的纠纷。 葛小华始终觉得葛大牛再这么干下去,很容易出岔子,如今这个时代,混是解决不了事情的。 小打小闹可以,一旦演变成流血冲突,就不是野蛮可以解决的。 葛小华这几天都在铁匠铺打铁,基本上不太出门,除了到周末到县里面跟父母吃吃饭,顺便买买生活用品和拿包裹快递,就是给伟业五金店送货。 “老板,你们这里有锄头卖吗?”一名六十多岁的老人家过来询问道。 吴伟业看到有生意上门,走出去跟他交谈,指着旁边摆放的新到货的锄头说道:“是这样的吗?” “不是的,是专门挖药材的。”老人家用手比划了下,吴伟业摇了摇头说道:“暂时没有这类锄头卖,你可以再去其他店问问。” “问了几家都没有人卖,我急着买来到山上采药。”老人家穿着的侗族的传统服饰,满脸沧桑,看起来极为神秘。 葛小华刚好在交货,听到了老人家需要一把不常用的锄头,便说道:“老人家,您要的锄头具体是什么样子的,规格如何?要是着急的话,你跟我会铁匠铺,马上给您打一把。” “你是?” “葛氏铁匠铺的。” “那太好了。” 葛小华带着老人家上了五菱神车,今天的事情比较多,金轮熟悉了铁匠铺的环境,体型也长大了一些。 达到能看家护院的程度,因此放到院子里面,免得到了县城,要照顾金轮,办事的效率会低一些。 在车上,葛小华了解到老人家名叫梁德善,在县城开了一家侗医诊所。 经常会在周末的时候上山采药,可是他用的药锄已经彻底坏掉了,因此在县城询问有没有药锄贩卖,遇到了葛小华。 “梁老,侗医我听过,但是没真正见过,侗医跟中医有什么区别?” “两者都是同源同脉的,只是侗医因为没有专门的本民族文字,对很多药理、药物的记载留下来的很少,都是口口相传的,没有中医这么系统广泛,我们讲究的是五位一体与中医的太极有异曲同工之妙。” 梁德善说得都太专业了,葛小华懵懵懂懂的,但是从梁德善的言行来看,应该是有一把刷子的。 何况侗医作为非物质遗产,的确是有其可取之处的,并不是大家在电视上所说的“蛊医”。 到了铁匠铺,葛小华根据梁德善提供的信息,打造了一把药锄。 构造方面,一面是锄头刃,一面是四齿的铁耙。 因为是单手握持的,体型较小,葛小华打造起来也很有效率,很快就打好了药锄的刃部,在院子内削着握把。 “梁老,药锄打好了,你看合适不。”葛小华特意用砂纸磨好了把手,梁德善握持的时候,感觉到很趁手。 挖了挖院子的土,双面都用了,铁耙那面是防止再挖药的时候伤到药材的根部,因此铁齿间隔很重要。 “很好,多少钱?”梁德善对药锄十分满意,询问着价格,葛小华对侗医很感兴趣,在跟梁德善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侗医的名堂极多。 也明白结交医生的好处,谁不愿意生病,但是都会生病,连医生都不例外,因此说道:“梁老,我们能见面是缘分,这把药锄当晚辈的一份见面礼。” “那好,以后有事找我,县城的德善侗医门诊部是我开的。” “我送您回去?” “不用,葛家村附近有不少质量好的药材,我打算现在去摘。” “梁老辛苦了。” 葛小华很佩服这类人,在用自己的行动来传承,毕竟这类少数民族的侗医,知道的越来越少了,需要人来进行宣传。 一把锄头不值什么钱,但是对梁老意义重大,没有趁手的工具是很难采摘到药材的。 葛小华一时兴起,又回到火炉旁边开始忙碌了起来,他感慨医生的的伟大和药材的神奇。 在打造的过程中产生了千万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居然凝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