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3、康熙帝的刚柔并举——智擒鳌拜除国害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清顺治帝福临病故,遗诏由八岁的皇三子玄烨即位 。因年幼,故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 日,康熙正式开始御门听政。年仅十四岁的康熙,虽然亲政,但毕竟是个孩子,只有虚名而 无其实。一切大权仍然掌握在辅政大臣鳌拜手中。在辅政的四大臣之中,索尼年老多病,于皇上亲政不久即死;遏必隆为人圆滑,不问政 事,为避开鳌拜的疯狂气焰,从不发表意见,总是畏首畏尾,随声附和,唯鳌拜意见行事; 只有苏克萨哈遇事常与鳌拜分庭抗礼,最后因斗不过鳌拜,于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被害 致死。从此后,鳌拜更加肆无忌惮,凡是起坐班行,自动列于遏必隆之前。一切政事先在私下议定,然后施行,又将各部院启奏官员,带往私家搞阴谋活动,等等劣迹,不一而足。鳌拜既阴险又狡诈,他在朝廷内广树党羽,结党营私,纠集大学士班布尔善、尚书阿里 哈、噶褚哈、济世、侍郎泰必图等人,先后结成死党,把持朝政,独断专行。在他们眼中, 根本就没有这位年轻的康熙皇帝。据康熙讲鳌拜在我面前办事,不拘小节,不求事理,稍有不如意的地方,即将办事官 员痛斥一番。又如在接见时,鳌拜在朕前理应该态度温良恭顺,相反大施淫威,在众官员面 前表现自己,高声喝问。又说,凡是用人行政,鳌拜欺朕专权,恣意妄为。不仅如此,康熙八年1669年初夏的一天,鳌拜还曾托病不朝,拨弄是非,要玄烨亲自 去问疾。当康熙登门拜访,进入内室时,御前侍卫官和托看见鳌拜惊慌失措,就一个箭步走 到床前,揭开床席见刀露出来了。年轻皇帝见到如此情景,态度从容,若无其事地笑了笑说 刀不离身,是我们满族人的老习惯,不足为怪呀鳌拜紧张的面孔稍有缓和。由此可见, 巧计捉鳌拜,为国除大害,已势在必行,宜早不宜迟。以鳌拜为首的一伙人,是最没落保守的反动集团,他们是满洲贵族内部的奴隶主残余势 力的代表,他们顽固反对满族学习汉族的生活习惯和文物典章制度,反对朝廷任用汉宫,反 对改革满洲落后的旧制度等。鳌拜不除,天下不安。可见,鳌拜集团位尊权重,在朝廷内又有不少亲信党羽,又是受世祖委托而辅佐幼帝的 。因此,要搞掉这样一个集团,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有智不在年高,康熙帝年纪虽小,但是智谋突出,一上台就初露锋芒,机智果断地处理 了鳌拜一伙。康熙捕捉鳌拜是一次幽默而戏剧性的活动。因为鳌拜人多势众,不能和他生拚 硬撞,而必须以巧计智取之。康熙把自己扮演成一个天真浪漫、不问政事而又贪于玩耍的孩童。每天和一群同自己年 龄相近的顽皮子弟,包括其中的卫士们,选择强壮有力的人,在一起摔跤打拳,久而成习, 使鳌拜失去戒意。这实际上是暗中训练有素的捕捉鳌拜的卫队营,即善扑营。一天,康熙以下棋为名召见臣索额图进宫,商量如何擒鳌拜。索额图是已故首席辅政大 臣索尼的次子、康熙叔丈人,威望很高。他原任一等侍卫,康熙七年六月,改任吏部右侍郎 ,后复任一等侍卫身份重新回到皇帝身边,这意味着剪除鳌拜的时机已经到来。行动之前,康熙首先分散其力,将鳌拜的党羽以各种名义先后派出,使其孤立无援。包 括他的胞弟内大臣巴哈、亲侄侍卫苏尔马、死党理藩院左侍郎绰克托、工部尚书都统济世等人,分别差往察哈尔、科尔沁、苏尼特 、福建等地处理公务。一切安排就绪,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皇帝亲自向善扑营做动员,部署具体方案。他面问众人你们都是朕的左右老臣,然而你们害怕皇上呢还是畏惧鳌拜呢 众人齐声回答说我们当然畏敬皇上。乘其不意,出其不备。康熙当众宣布鳌拜罪过,召 鳌拜进宫,四壁早已埋伏好的武士们、摔打能手一拥而上,鳌拜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 ,立即束手被擒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