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二)、乱世枭雄——清太宗皇太极
    年号:天聪,崇德

    庙号:太宗

    谥号:文皇帝

    名讳:爱新觉罗皇太极

    承袭关系:太祖第八子

    生母:孝慈皇后叶赫那拉氏

    出生日期及地点: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

    登极日期:天命十一年九月初一日

    称帝年龄:35

    在位时间:16271643

    在位年数:18

    享年:51

    生子:8

    生女:6

    死亡日期及地点:1643年,崇德八年

    陵墓名称:昭陵

    陵寝所在地:沈阳

    1、生平小传

    清太宗,名爱新觉罗皇太极,公元1592-1643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母亲是叶赫部酋长杨吉努之女,名孟古姐姐。太祖死,他被推举为汗。在位17年,病死,终年52岁,火葬,墓在沈阳昭陵今沈阳市北陵公园北。

    伴随着女真族统一战争的刀光剑影,皇太极逐渐长大。父亲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的影响,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的熏陶,培养了皇太极刚毅坚强的性格,并且过早地成熟起来。他十几岁时,父亲因出征将家政委托他料理,皇太极不用指点即能把事情办得巨细得体。表现出他过人的才能。成为其父得力的助手。大金建国后,皇太极与其兄代善、阿敏、莽古尔泰被立为“四大贝勒”,皇太极自己掌握正白、镶白两旗。参予国家重大决策的议定及国家政务的管理,深得努尔哈赤信任。

    皇太极在萨尔浒之战中冲锋陷阵,身先士卒显露出杰出的军事才华和胆识,更加受到其父的器重。此后,皇太极在兼并叶赫部以及攻打沈阳、辽阳的多次战斗中屡建功勋,越加令诸王折服。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以攻打明宁远城失利郁郁成疾,于八月十一日死于沈阳爱鸡堡。皇太极在众王推举下于九月一日登上“汗”位宝座,改年号曰“天聪”,成为后金国第二代统治者。

    皇太极即位后,继承努尔哈赤的遗志,用不到十年的时间,统一了整个东北,继承了明朝在这一地区的全部版图,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将其降服。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将女真族名改为满州清亡后通称为满族。第二年四月,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年号为“崇德”。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

    在此期间,皇太极继续向明进攻,曾四次绕过山海关,深入明朝内地,大肆抢掠骚扰,削弱和消耗明朝的实力。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以蒙古军为向导,亲率大军,从龙井关、大安口今河北遵化北绕到河北,直扑明朝京城北京。使明京师震惊。明督师袁崇焕闻讯,急率锦州总兵祖大寿等自山海关疾驰入援。皇太极认为袁崇焕在职,关外诸城难攻,便巧施反间计陷害袁崇焕。时皇太极屯兵南海子,先是俘获明朝太监二人,后又命人故作耳语,让两太监听真,说皇太极与袁崇焕有密约,然后暗纵两太监归去。太监回报崇祯帝,生性多疑的崇祯帝将袁崇焕下狱,最终自毁长城,处死了袁崇焕。此次皇太极统兵入塞,先后攻克遵化、永平、滦州、迁安四城,次年自率大军退还盛京,而留阿敏等驻守关内四城。不久,关内四城被明军收复,阿敏率残兵败将逃归。

    后金天聪七、八年间1633-1634年,明朝叛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先后航海来降,大为增强了后金的实力,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又命阿济格等入长城,破昌平,焚天寿山德陵明熹宗陵,然后绕过北京,直插保定以南,凡克城十二座,俘获人口牲畜十八万。明朝督师张凤翼等皆按

-->>(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