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一、历史的沉重:华夏二百余年辉煌没落再现
    清朝十二帝王雄才昏朽并存

    1、从弓马娴熟到愚昧无知

    中国为什么会在清朝的时候大幅落后了呢纵观清朝,康熙、雍正、乾隆都是从政治斗争中拼出来的,绝顶聪明的人物,和那些西方的沙皇啦,女王啦,皇帝啦比起来只有比他们强的没有比他们差的。嘉庆虽然差点,但也不是笨人,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大大的同世界拉开了差距

    有一个外国史学家曾经这样评论过中国的历史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实就是五千年的战争史,中国唯一热读海内外的一本书就是孙子兵法。我们不能否认这位学者看法的一些偏激,然而他讲得也并不脱离实际。

    军事是流血的政治,有一点必须明白,那就是清王朝军事技术的落后。清军曾经吃过武器落后的大亏,据说努尔哈赤就是被袁崇焕用火炮炸伤而死,清军作战也需要火炮呀那么为什么在乾隆的时候,外国人把大炮送上门来也不愿研究一下呢在此,有必要对中国火器的发展进行一下回顾和分析。

    一宋元时期

    单就火器发展历史而言,中国的早期火枪,在10世纪的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中国广泛使用火铳后,阿拉伯人在14世纪初,制成了木质管形射击火器“马达发”。而欧洲14世纪中叶,意大利制成金属管形射击武器“火门枪”,以后又发明了火绳枪。要说明的是,欧洲的火枪是自己独立发展起来的,在17世纪的时候,反而对中国的火枪技术有所影响。

    宋朝出现的“突火枪”杀伤力不大,射程仅仅510,但元朝建立后,重视发展新型火器,元朝至顺三年1332,铸造最早的铜火铳,长1尺1寸,重28斤。同时还制造出了早期的手铳,但威力小、射程低,基本上没有使用价值。

    元末战争时期,火炮在战争中被大量的使用,火铳和火炮的数量亦已经达到相当的数量。金属火器的出现,开创了古代武器的先河,它以使用寿命长,发射威力大,运用范围广等多种优点,成为以后历代的重要兵器,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应用。

    二明朝时期

    明朝除大量生产铜火铳外,还开始铸造铁炮。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馆的明洪武十年1377造的3门大铁炮明初时较大型的铳已开始被称为炮,其口径、身长和重量都大大超过元代的火铳,身管也成直筒形,代表了明初火炮制造的较高水平。

    据史书记载,明军已大量装备火铳。洪武十三年1380规定,在各地的卫所驻军中,按编制总数的10装备火铳。二十六年,规定水军每艘海运船装备碗口铳4门,火枪20支,火攻箭和神机箭各20支。永乐年间,创建专习枪炮的神机营,成为中国最早专用火器的新兵种。

    洪武二十年1387在云南的金齿、楚雄、品甸和澜沧江中道,安置火铳加强守备。永乐十年1412和二十年,明成祖下令在北京北部的开平、宣府、大同等处隘口,安装炮架,加设火铳。嘉靖年间,长城沿边要地,几乎都构筑了安置盏口铳和碗口铳的防御设施。火铳的大量使用,标志着火器的威力已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但它还存在着装填费时,发射速度慢,射击不准确等明显的缺陷,因此只能部分取代冷兵器。在整个军队的装备中,冷兵器还占主要地位。

    16世纪初叶,随着欧洲殖民者用新式枪炮对外进行掠夺,西方火器及其制造技术先后传入中国,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佛朗机铳、鸟铳和红夷炮。

    大明正德七年1512,明军平定南海之役,缴获三艘海盗舰船,得到了“佛郎机”火器。“神机营”的武器专家改进了缴获的火器,创制出佛郎机铳,又称为“神机炮”,并批量生产,使中国的火器跨跃了一大步。但佛郎机铳是大口径火枪炮,需三人同时

-->>(第1/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