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章 鬼医
    清代的梁拓轩曾经在《疠科全书自序》说过这么一句话,医之道最微,微则不能不深究;医之方最广,广则不能不小心。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转成大白话文就是说,医生这条道儿啊,最小,小必须得时时处处的注意小心着毫发之处,但是医生这条道儿,又最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你不能不小心。 在我从小学医的时候,师傅刚把我领进门,就对我说过这么一句话,学医业者,心要明天地阴阳五行之理,始晓天时之和不和,民之生病之情由也。 其实说白了,就是让我迷信一点,多信信那些阴阳五行的学说。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师傅自己的本事,也是一件够邪乎的事情。 不仅医人,而且治鬼。 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这一行,把人身上的总总症结,对归结到阴阳五行的不调上,比如你感冒发烧了,肯定是有什么脏东西进入到你的体内,导致体内的阴阳五行失了衡,从而生病。 所以我们这一行,在西南地区有个外号,叫鬼医。 我叫涂峰,是鬼医的第十三代传人。 打小师傅在教我手艺的时候,总是忘不了嘟囔一句话,鬼医鬼医,无诡不医,神医鬼手,手到邪除。 意思大概就是,做了咱们鬼医这一行的人,小病小灾基本上不会出手,除非是谁家因为这么稀奇古怪的事儿得了病,才是咱们鬼医出手的时候,当然,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平! 不仅如此,而且鬼医一般都会通过自己独门的手段,让被治疗者达到五行平衡,气血充裕的身体状况。 老话说的好,有一个好身子,财运福运不招自来,所以说,鬼医这一行,其实和求神祈福的庙里道士和尚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按理说,以现在的年代,家家基本温饱无忧,那么求财祈福自然就变成了人们迫切需要的东西——谁会嫌人民币扎手不是。 但是师傅在去世前,却一定叮咛嘱咐让我千万别再碰鬼医这个门道,老老实实当一个小医生,温饱无忧即可。 其实我师傅之所以这么反对让我用鬼医的手段,还得从那件小鬼杀人的事儿说起。 事情发生在前几年那会,那会正是我跟师傅学艺的后两年。 穷山恶水出刁民,当时的西南地区,治安极差,毒品买卖,人口贩卖,再到黑社会什么的,多如牛毛,拿着枪支弹药摆摊子的事情也都屡见不鲜。 那会,有一个西南地区的富商慕名找到了我师傅,想请他给看看。 我师傅到了那儿,掌眼一瞅,大手一挥,“对不住了列位,您这病,我瞧不了。” 说罢,一摆袖子就要转身出门。 一见这情况,递话儿的中间人也麻了,连忙上前扯住我师傅的衣袖,“常老爷子,您前前些时候不都答应我了帮我给看病么?” 我师傅那会也不是什么好脾气,挣开了那人的手,“我这鬼医一行,有三不看,我张延鹤三十年前出了师门那会就放话出来,你能不知道?” 谁知道那中间人也是死皮赖脸的滚刀肉性子,一屁股坐在地上,抱着我师傅的大腿就不松手了。 其实这三不看,在鬼医这一行里也是有个说法的 一不看贪赃挖法之辈,二不看不忠不义之徒,三不看咎由自取之人,此乃鬼医一行的三不看禁忌。 我师傅冷眼瞧着在地上撒泼打滚的那个中间人,指着坐在一旁的富商说道,“我这儿三不看,你我两家心里都门儿清,这夯货三忌全犯,就是找了天王老子,这条命也得搭这了。” 不等那个中间人站起来,那富商先是坐不住了,直接招呼了几个狗腿子给我师傅一顿胖揍,然后赶了出去。 等当晚回到家,我拿着热毛巾帮着师傅敷脸上的淤青那会,师傅才对我说,“那个富商啊,双腿笔直,脊背硬挺,但是整个人却是佝偻的。” 我仔细一想今天那富商的得行,跟我师父说的一点不差。 师傅接过我手里的热毛巾烀在眼角,接着说道“这样的情况,一看就是脖子上骑了小孩的亡魂,而且他头顶上的黑气环绕,那便是遭了天谴,前有婴孩亡魂坐骑颈,后有天谴黑云盘顶,这说明了啥,说明老天爷都觉得这人该死,怕一个小鬼弄不死他,专门又整出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