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印信交到阎应元手中。

    双手捧着官符印信的阎应元在众人羡慕嫉妒的恭贺声中愣住了。

    他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为何吏部突然把自己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骤然擢至七品官员的高位,并且是在皇帝的授意下完成的。

    他家亲戚里最大的官不过是顺天府的一名经承,也就是这位经承托关系把他安排到了这里,可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与宫里有何牵连啊。

    在叩谢圣恩之后,高远志起身准备与钱芳苗等人回返,临行前高远志特意嘱咐,要阎应元务必在近几日前往江阴县城走一遭,回来后就到天津卫码头,从那里乘坐海船直达台湾。

    在恭送一众上官离开后,等候在外面的同僚们一拥而入,阎应元在一片恭贺声中答应今晚在春风楼请一桌子后,才带着一肚子的问号回了家中。

    几日过后,交接完毕的阎应元带着家中的仆人李素,从离家不远地码头登上了驶往江南的客船,于五天后抵达了江阴。

    当阎应元踏上江阴码头的一瞬间,一股莫名的熟悉感迅速冲淡了数日以来心中的疑惑,这个他前半生从未踏足之地,竟然让他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身上的汗毛也在猛然间竖起。

    阎应元背负双手缓步前行,仆从则是正在与船家计算一路所费,不远处高大的江阴县城墙已是隐约可见。

    “阎典史可好?吾发仍在,可慰泉下祖宗!”

    一名挑着担子的路人微笑着向阎应元打着招呼。

    阎应元只觉此人极其面熟,但确又似从未谋面,并且阎典史这称呼令他诧异不已。

    不知如何回答的阎应元停步拱手,路人挑着担子与他擦肩,看向他的目光中满是钦佩尊重自豪之意。

    一路前行,不时有人微笑着与他拱手打着招呼,皆是口称阎典史,同样是尊敬已极的眼神。

    这些人中有十几岁的少年,有身穿员外服的中年男子,有在路旁摆摊售卖菜蔬的青年摊贩,也有身穿白色儒袍的书生,更有挎着竹篮出来采买的年轻妇人。

    望着这一张张既感熟悉又觉陌生的面孔,阎应元的心头渐生激荡之意,无法喊出对方姓名的他只得频频拱手予以还礼。

    前边不远处路边树林中有一亭角隐现,时有喧哗朗笑声传出,阎应元不由自主踏入林中。

    十余位须发皆白之老翁或坐或卧于仲春林中,草木葱翠之下,几个空空的酒坛歪到在地,有老翁手端陶碗高声吟唱,其曲似有慨然之意,余者或抚掌或唱和,其声穿林而出,直达云霄。

    忽地一声高亢至极的吟唱后,其声戛然而止,众翁相视大笑,似成就一番惊天动地之大事一般。

    “阎典史,老夫之名可书碑乎?”

    一名老者笑着冲阎应元扬手大呼。

    “老夫愿附典史英名之后!”

    另一老翁似已酒醉,亦是高声叫道。

    “几个老不修休要聒噪!阎典史注定是名留青史之人!我等微末之人岂能与大豪杰相提并论!”

    一名神态安详之老翁微笑道。

    “典史且去且去!吾江阴人将永志不忘!”

    阎应元默然,眼眶中突然泪水盈蓄,躬身到地后长揖不起。

    一众老翁不再理会与他,自顾自纵情谈笑,阎应元黯然起身,哽咽中倒退出林。

    转身之间,恍惚中忽闻如雷般之炮声响彻天际,间杂呐喊声、惨呼声,弓弦响动声、火铳击发声,阎应元吃惊之下举目四顾,但只见匆匆之路人,太平之光景,湛蓝之天空,并未有丝毫战阵之痕。

    步至巍峨高耸之城墙下,阎应元似觉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