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百一十八章 你小子捞了多少
钱,户部还能收税,这样的好事,臣坚决支持。”

    李靖说道:“陛下,有了这七条主干线,大唐军队的调动,效率可就高多了。臣赞成。”

    长孙无忌、萧乾、房玄龄和皇甫睿都表示赞成。

    李世民就喜欢干大事儿,他一听这个计划规模如此宏大,顿时就兴奋了起来。他说道:“好啊,就这么干。修完了这七条主干道,把全国各州县的道路,也全部铺上水泥。哈哈,大家再也不用在泥水中走路了。”

    接着,他说道:“此事由太子负责,齐王李佑和皇甫睿协助。”

    李承乾、李佑和皇甫睿一齐说道:“儿臣、臣遵旨。”

    李世民很高兴,他说道:“李佑留下,你们先散了吧。”

    众人走后,李世民笑道:“佑儿,干得好。你又给朝廷解决了一件大事。”

    李佑说道:“父皇,没有您的支持,儿臣什么也干不了。”

    李世民笑道:“说吧,你小子从中捞到了多少?”

    李佑知道老爹来敲竹杠了。他笑道:“从长安到洛阳的这一段,儿臣替父皇入了一股,建设水泥厂,儿臣有技术入股,这零零散散的也不好算。

    您看这么行不行,这个项目,儿臣每月孝敬您5万贯。”

    李世民笑道:“行,接着还有什么大项目……”

    齐王府。

    他和程咬金等人以及长安商会的人瓜分了大唐最重要的一段道路之一长安至洛阳的道路以及沿途的水泥厂。

    李佑有技术入股,全国这么多水泥厂,他可是在这个项目上大大地赚了一笔。

    相比于李佑和李承乾大发其财,李恪却陷入了困境。

    这天早朝,太极殿。

    李恪说道:“父皇,儿臣已经跟工部商议了,近期就做好修缮永通渠的准备,等到李道长传来灞河上游有适宜的天气情况,立刻展开对永通渠的抢修。

    工部人手有限,请父皇恩准,向地方州县征调民夫。”

    “需要征调多少人?”李世民问道。

    “修补永通渠一共需要7500人。”李恪说道。

    “陛下,臣反对征调民夫。”魏征说道:“朝廷刚刚实行了抚民以静的政策……”

    “臣附议。”

    “臣反对。”

    ……

    早朝后,东宫。

    “哈哈,五弟,李恪真的就干不了修渠的事情,他提出的建议,被大臣们批得哑口无言,父皇也对他不满意。

    这个差事他根本就干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