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1章 风洞实验
    姜晨已经提前把十二个风力传感器安装在圆形设备的一圈了,这时候他还需要一些风扇,提供风力,以此来判断风力智能预测算法是否真的能实现预测的功能。 “张教授……” 姜晨看到张教授坐在自己座位前整理文件,过去叫了一声。 “怎么,遇到问题了?” “不是,我现在已经把智能预测模块给做出来了,想问问您有没有风扇,让我测试一下我这个模块能不能用?” 张教授猛然抬头:“什么,做出来了?” 他感觉很不可思议,原本他是根本不可能相信,一个本科生,能写出这种难度的程序,但是想想之前看到的姜晨写的框架代码,他心里莫名一动。 “嗯,也是碰巧了,让我想到一种算法设计,现在想用风扇验证一下。”姜晨再次说道。 “好……好你等一下!” 这时候张教授也不整理文件了,连忙去里面,找出来三台实验用的风扇。 这三台风扇可以大致的测出出风量以及风力大小,用的时候比较方便。 “两边各放一台,上面放一台往下吹风。” 把一台风扇吊在实验架上,往下吹风,还有两台风扇在两边吹风。 张教授拿着遥控器,把风扇摆放好了之后,两人都在姜晨的电脑跟前看着。 电脑上一共会显示四个数据,一个坐标系的xyz还有一个是倾斜角度θ,通过这几个参数,就能准确判定转盘倾斜方向。 “开始吧。”姜晨示意道。 张教授首先打开了上面的风扇,一开始风力比较小,电脑上的xyz和θ的值一直在变,但是θ的值一直在零点一一下,θ的值是转盘侧偏的角度,这么小的角度,是看不出来的。 “开一下左边的风扇,最小风力。”姜晨说了一声。 张教授两只眼睛盯着屏幕上面数据的变化。 他小心的打开了左边的风扇。 几乎是在刚打开的一瞬间,屏幕上面的四个值同时变化。 xy的值轻微变动,z的值从0变为5,θ的值变成了05,也就是说,转盘将会往右偏05度。 看到这个数据,张教授连忙看向转盘,果然看到转盘往左慢慢偏了一点点,虽然05度很轻微,但是他还是看出来了。 这次没有让姜晨指挥,他突然加大了左边风扇的风力。 θ的值瞬间开始变化,从05直接涨到了3。 三度的变化,已经能非常清楚的看到了。 此时他又打开了右边的风扇,开的风力没有左边大。 θ的值变成了24,转盘倾斜角度变得小了一点。 他又将右边风扇开到比左边风力大,θ的值变成了12,但是z的值变成了-23。 张长寿觉得自己不能淡定了。 他又连续反复测试了十几次,各种数据组合,都被他试了一遍,所有的结果都是,转盘还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预测的结果已经显出来了。 最终转盘发生的变化,跟预测的结果,从肉眼上看,基本吻合。 如果想要精确验证,需要进行实验室风洞实验,并通过姿态传感器,精确测量转盘姿态变化量,与程序预测对比。 但是至少现在来看,姜晨这套智能预测算法,是有效的。 “我觉得你这个需要申请风洞实验,精确的进行一下检验。”张教授停下了实验,回头看着姜晨说道。 姜晨能够看出,虽然张教授一直在控制,但是他内心的激动,在脸上还是有所表现的。 “今天么?” 现在已经是傍晚了。 “对,今天就检验,否则我可能一夜都睡不着。”张教授也不怕姜晨笑话,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一旦什么实验出了成果,当天不验证出来,他晚上是睡不着觉的。 “那行,您申请吧。” 姜晨倒是无所谓。 这时候张教授出去打了个电话,过了一会又进来了,然后跟姜晨说道:“走,我们把东西搬到西边实验楼,刚好今天风洞实验室没有试验。” 于是,姜晨跟张教授带着所有的设备,去到了西边的一楼风洞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并不是那种大型能产生数十马赫风力的风洞,只是一个模拟风洞的实验室而已,一些按比例缩小的飞行器模型设备,可以在里面实验。 “老张,你不会在骗我吧,那个智能模块真的被做出来了?” 这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