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562章 骄兵必败


    殿后的曹仁听到吴军的报丧鼓,暗自后悔的同时又浑身冰凉,禁不住一声长叹,心情复杂。

    败而不乱,这样的对手是可怕的。

    ——

    曹仁赶到江边时,大江南岸的贺齐已经撤走。

    不少蜀军将领意犹未尽,积极请战,希望按照预先的计划趁胜追击,攻击贺齐部。伏击祖郎虽然得手,却因为战场形势不明,没能对吴军大量杀伤,斩首有限,战利品也聊胜于无。这一次是白天作战,一定要打个痛快。

    吴军的装备是出了名的好,如果能大量缴获,可以显著提升实力。

    曹仁否决了他们的建议,下令撤回方山。

    诸将虽然觉得可惜,却没人敢违抗曹仁的军令。两次出战,一次重伤周瑜,一次阵斩祖郎,曹仁声望正隆,没人愿意在这个时候得罪他。

    曹仁行军很快。傍晚时分,他已经回到方山大营。

    孟达提前收到消息,知道曹仁伏击祖郎得手,再次大捷,心中欢喜,早早的安排好了营寨,又设宴为曹仁及诸将庆功。

    在酒席上,曹仁简单总结了一下战况,嘉奖立功将士。趁着众将欢喜,他又宣布了接下来的方略:据守方山,与周瑜对峙,休整练兵,等待战机。

    孟达率先表态,支持曹仁的决定,以守代攻,消磨吴军士气。如果周瑜伤重而死,那就再好不过了。届时与夏侯惇联手,夹击周瑜,大胜可期。

    诸将兴高采烈,轰然应诺。

    曹仁再次加强了方山防线,同时传书曹操、夏侯惇、张松等人,通报军情。

    蜀军士气高涨,一扫于禁阵亡带来的低靡。

    ——

    周瑜抚着祖郎的遗体,潸然泪下。

    “这是我的责任,我当上书请罪。”

    荀攸、邓芝等人沉默无语。他们也很意外,没想到祖郎会遇伏身亡。祖郎虽是山越宗帅出身,却勇猛善战,这些年随周瑜在牂柯作战,屡立战功,没有出现过任何不该有的失误,没想到这次出了事。

    仔细想来,祖郎除了有些冲动之外,也没什么大的失误。中伏之后,他的反应也很快,只要给他一点时间,他完全可以稳住阵脚,甚至反败为胜。

    在牂柯作战时,这样的事并非没有发生过。

    只是曹仁没给他这个机会,一击得手。

    孙翊站在一旁,看着落泪的周瑜,看着神色黯然的荀攸等人,心情说不出的复杂。他既为祖郎惋惜,又佩服诸葛亮的先见之明,主动将指挥权让给了周瑜。如果这一战是他指挥的,真不知该如何向皇兄交待,如何向将士们交待。

    祖郎阵亡看似意外,其实早已有迹可循。

    平原作战,骑兵的威力不可小觑。曹仁两次出击,都是靠骑兵取胜。吴军没有成建制的骑兵,先天不足,吃亏是意料之中的事,只是没想到会吃这么大的亏罢了。

    说起来,都是之前的对手太弱了,战斗太顺利了,从将领到普通士卒,都有骄傲轻敌的情绪。

    骄兵必败。以前黄忠有过这样的教训,这次轮到了周瑜。

    孙翊正在想,忽然觉得袖子一紧。他回头一看,诸葛亮冲他使了个眼神,又看看周瑜。孙翊恍然,上前一步,俯身说道:“都督,祖将军力战而死,虽败犹荣,想来陛下自有明断。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进攻方山,为祖将军报仇。都督肩负重任,切不可悲伤过度,伤了身体。”

    周瑜点头答应,却还是泪流不止。祖郎追随他多年,对他支持甚多,一心等着出山之战建功立业,将来还要远征天竺,没曾想刚进入益州就阵亡了。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