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866章 诊脉视疾


    孙策哑口无言。他指指甄宓,半天才说道:“行,你等着。”

    ——

    袁夫人赶回太湖,将孙策的意见转告杨彪。

    得知孙策有意让杨修去长安代他执政,杨彪有些犹豫。他深知此举的危险,却又无法拒绝。孙策说得有理,没有人比杨修更适合。

    等了两个月,赵岐已经坐立不安,得知孙策同意了,他立刻催促着杨彪与他一起联名上书。有杨彪、黄琬两个曾任三公的名臣做陪,这份奏疏的份量就更重了。

    杨彪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同意了。虽然杨修可能有危险,但真要是成功了,避免一场大战,让天下百姓免受战乱之苦,也是功德一件。于公而言,他有可能保住天子性命,让刘汉保留一块封地,祖宗能够血食。于私而言,这对杨修也是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孙策剥离了太守的兵权,太守只能治民,不能统兵。新朝初建,没有军功是很难封侯的。促成天子禅让,这个功劳封侯绰绰有余,弘农杨家也就能在新朝站稳脚跟了。

    君臣父子,杨彪也不能免俗。在不违背公义的情况下,家族利益依然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修改后的奏疏再次送往秣陵,孙策接到奏疏后,一字未改,只是让人抄写了一份,然后将原件封了起来,以六百里加急送往长安。

    与此同时,孙策通过军谋处的渠道,给蒋干送了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