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04章 行行
她是我的!”

    她就站在河对岸,离众有些远,独自一人站着,显然也在看她。他两只眼圈泛着红,在河边不停疾走着,恨不能插翅而飞。

    前天晚上俩人闹的那些别扭,到如今还未化解。张君忆及自己由着性子搬弄一夜,完事之后她裹着被子蜷往榻侧依壁而睡时那孤伶伶的姿态,忆及她于灯下捧着酒盅时那落落寡欢的神情,块垒填胸,无处渲泄。

    她本就决意要走,他强留都留不住,有这样的机会,她怎么可能还会回来。

    张君想喊,当着一众花剌兵的面又喊不出来。眼睁睁看着她朝自己挥着手,那意思再明白不过,她叫他不要再追,叫他走。

    齐森走了过去,披了一袭黑色的披风给她,她转身,就那么头也不回的走了。

    只待花剌兵快马自别的村子找来渡船,张君跳上船,站在船头,涛天浊浪之中,孤舟独影,往黄河对岸而去。

    日光下,张震脸上那乌青色的面具闪着金属质的寒光,他吩咐属下道:“跟上去,若赵荡未死,务必要手刃赵荡,至于赵如玉,那可是亡国大辽的公主,一定要毫发无伤送到本帅手中。”

    *

    就在方才,黄河渡口的另一边。齐森与几个护卫将失血昏迷的赵荡绑到了马上。如玉握着赵荡一只手,便听齐森说道:“公主,为防花剌兵追来,属下要将这些渡船全部流于河中叫水冲走,若你想回去,属下便留一只船,叫一名船夫渡你过岸,如何?”

    这一路上,她一直是叫赵荡劫持的,如今赵荡昏迷,一只手仍还紧攥着她的手。

    远远可以看到河对岸张君来来回回的暴走,大浪淘天,如玉挣开赵荡的手,往对面挥了挥手,转身接过齐森手中的披风披到肩上,抬眉一笑道:“我不回去了,咱们走吧。”

    走了十多里路,齐森才找来一辆马车,将昏迷的赵荡挪到了马车上。

    隔着车帘,齐森递了水囊进来,待如玉喝完了又接过去,扬天长饮一口,看着郁郁寡欢的如玉,劝道:“既作了决定,就开心起来。”

    如玉一想也是一笑,将赵荡的头枕到自己大腿上,替他翻了翻身,大约扯痛了伤口,昏迷中的赵荡不停的低嚎着,蜷在她怀中像个孩子一样。

    他是怀着半数异族血统的皇长子,母早丧,在暗涌诡波四伏的宫廷中坚难的成长起来,永远都是一张伪饰过的脸,惟到了昏迷之中,才显出无助与憔悴来。

    她有一腔满满的母性,当初给过张君,如今转头又可怜这奔波于末路亡途中的表哥,不忍将他弃之于半途。

    *

    三月的阴雨仿佛永远没有尽头,花剌兵一股又一股的四处围捕着,而本地兵在确定沈归音讯之前又不敢轻易打动。

    等待齐森的日子,七八个护卫带着赵荡和如玉居于荒山深处一废庙之中。赵荡高烧不退,一直紧攥着如玉的手。

    这天夜里齐森总算躲避过所有追捕的花剌兵,进了破庙,在窗外站得许久。有些妇人天生就会过日子,而赵如玉就是那种很会过日子的女人。

    这本不过一间塌了半檐的偏殿,外间曾经结满蛛网的佛像被清扫的干干净净,供桌擦的一尘不染,上面一只残了半边的瓷瓶,供着一枝春桃。

    内间有一土炕,炕上铺的褥子,是拿她的裙子制成的。

    赵荡本就眼深鼻高,总算衣着整齐,歪坐于褥子上,虽瘦的吓人,脸上神色却还好。

    见齐森来了,如玉放下水碗,出了偏殿,与齐森一起出了寺院,在春绿新萌的山桃间穿行着。她已经换回了农家妇人的妆束,发总在后头挽着髻子,一根竹簪插着,齐膝的短襦裙,不过三天

-->>(第3/8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