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42章 离村
保证,压上私戳放在小弟这里,等将来小弟也能一步步考到京城试春闱的那一天,白纸黑字,我也须得到永国公府与大哥对个清楚。”

    从昨夜张君一来,如玉自然也就想到若他不弃,她是要跟着他走的。在此六年,安康父母待她如已出,虽家贫却也如珍似玉的养着,如今一家人四散,只剩下这点还未长大的孩子,她要弃他已是心狠,再听他说出这样一番为自己前途考虑的话来,眼圈一红便抹起了眼泪,转眼望张君,却是要听他如何回安康这话。

    张君也搁了筷子,眼望着如玉,话却是说给安康听:“我既与你嫂子写了婚书,自然是娶她回去做正房妻子。你也不必一直等到春闱,待我们回京之后安顿下来,我自会派人来此接你,左不过一年半载,你也到京城,我替你择家书院潜心读书既可。”

    他这席话倒还说的在情在理,安康转眼望着如玉:“嫂子,你的意思了?若你愿意跟他走,放心走就是。我往后住到大伯家去,与大伯娘一起住着,若你来接我自然好,若不来,我也是这三房的男丁,争着一口气,必要把这个家撑下去的。”

    此时身边再无其他人,如玉虽因张君千里路上奔回来找自己的那点诚心而实意愿意嫁给他,心中却还有一点自己的计较。她道:“里正大人,我须得知道你府中可还有妻室妾侍,家中长辈可能同意我们的婚事,若你带我回京之后他们不同意,我又该如何应对?这些咱们皆要掰扯清楚,我才能与你一同回京。”

    张君道:“我从未娶亲,府中也无妾侍,至于家中父母长辈,我出门前已留书一份,到今日一十二天中无反对的信送至,父母也未派人来追,想必已经同意了,这皆不算什么大事。”

    他回京后在国公府只呆了一天,那一天从早晨到晌午,一直在慎德堂的书房里站着,也正是站着的时候,他悄悄往父亲书案上的书信匣子里塞了一份信,恰还塞在最下头,之后便告诉母亲区氏父亲书房里有那么一封信。他母亲区氏与父亲张登两人虽在一府,却彼此视对方如空气,张君是押定母亲不会把有那么一封信的话告诉父亲,才告诉她有这么一封信的。

    那封信只怕等到他带着如玉到京城时,张登也不会发觉,还得他给翻出来。可信里白纸黑字写着:儿已往秦州接妻,若父亲反对,则尽早寄信至渭河县府衙,或者直接派仆从来追,若无书信亦无仆从,儿便当父亲已是同意了。

    若是心思浮躁一点的女子,听闻张君说府中再无妾室,又父母也不反对,自然欢喜不尽的立时就能跟张君走。可如玉是个实诚人,自来就知道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

    她又说道:“就算你如今这样说,毕竟京城你们府中情势究竟如何,我们却是一丁点儿也不知道。你一个未婚男子娶个再蘸的寡妇,这在我们农村来说都是件难事,更何况京城富贵人家?不如这样,你再多替我写一份放妻书叫我自存着,若到京城之后你府上父母不肯叫我进门,我便拿那放妻书自行归乡,或者自谋出路,你看如何?”

    说到底,她还是尽可能的要替自己多谋几条出路,这一条走不通再换另一条,没有全然把希望寄托在张君身上。

    张君拍了拍安康,示意叫他先走,待安康夹着书袋出了门,张君这才又折回来,面色十分诚恳的实言道:“如玉,不瞒你说,我娶你时事先未经过父母同意,如今就算咱们回到京城,进门之前还有一番计较。可我请你一定信我一回,我既再回秦州来接你,抱的便是此生此世只娶你为妻的决心。咱们已有了婚书,你便是我的妻子,是我张君这一生的责任。

    虽我出身名门,但并不意味着你跟着我到了京城就有很舒心的日子过。至少在近一两年内,你还得陪着我一起吃苦,可我保证无论何时,无论何事,我皆无条件

-->>(第2/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