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浮生悔一梦(5)
    苏家兄弟两个算不得亲近,毕竟生长在那样的环境当中,他们没有被教导得完全相对立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作为一母同胞的双生子,兄弟俩外表长得几乎一样,性格却截然不同,早出生不到一炷香出生的的苏怀瑾个性沉稳淡远,于学问一道上天赋极高,而骑射本领虽同为君子六艺尚算优秀,却根本不能与治学相提并论,总体来说还是个文弱书生。

    弟弟苏若瑜便不同了,这个苏家次子从小惯爱舞枪弄棒,性格也是张扬肆意得很,说实在的,光从行事风格来说的话,苏若瑜倒更像是被永宁那样的女子教养长大的孩子。

    可偏偏苏则就是偏爱小儿子偏爱得不得了,除了相处时间造成的亲疏远近之外,从根本上讲,也确实是机灵活泛的苏若瑜更容易讨父亲的欢心。

    而且苏怀瑾着实外柔内刚,平时还好,一旦遇事,那种决绝与大气简直跟永宁如出一辙。

    这也就造成了,当兄弟俩十二岁,苏怀瑾终于得知永宁并非自己生身之母,开始为生母服丧之后,两个人对这件事截然不同的反应。

    苏怀瑾无疑是痛苦的,在这场成年人的恩怨角力当中,他可以说是最无辜的一个,大人们为自己或对或错的选择承担后果,却偏偏要拉上这个稚龄孩童作为博弈的筹码。

    在他的记忆当中,“母亲”这个词始终代表着对他不冷不热又威严尊贵的永宁,猝然之间被告知十月怀胎赐其骨血的另有其人,还没等回过神来,便又得知那个他甚至从未见过的女人已然撒手人寰。

    他想要怨恨,却不知该把错怪到谁身上,想要原谅,却意识到自己也在无意中给别人造成伤害,又哪有资格轻描淡写地提起原谅。

    对于被留下的与自己全身流着一样的血的弟弟,他又是隐含愧疚的。

    作为长兄,理当有照顾幼弟的责任,而那十二年来他一直未能尽孝,却独自一人在大长公主府尽享富贵尊荣,这怎能不让他心中无端生出惭愧君子罪己不罪人,反正不管什么事情想主动往自己身上扣错处,那总是能找到的。

    柳氏去世之后,永宁倒是不再阻止他与文渊侯府多做亲近,可那么多年遗落的光阴并非轻易能够抚平,苏则不喜欢这个甚至让他自己感到压力的儿子,而虽然子不言父过,苏怀瑾私下里却也对这文渊侯爷的品行颇有微辞,父子之间自然无法做到寻常人家的亲密无间。

    不过,苏怀瑾倒是很喜欢那个长相简直和自己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弟弟,苏若瑜对他的印象也不错,再加上两人血脉相连、性格互补,做哥哥的又出于补偿的心理步步相让,不出三年,至少在外人看起来倒也与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一般无二了。

    只是外界对苏家二郎的印象却不算深刻,毕竟有那么一个哥哥专美于前,苏若瑜又一不愿意跟世家公子架鹰牵犬,二不耐烦与文人墨客吟诗作对,反倒喜欢隐瞒身份跑到江湖上去与那些草莽英雄混迹一处,自然不同于苏怀瑾闻名遐迩。

    但那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感情,苏家兄弟都不是会在意那些虚名的人,而相比苏怀瑾还要顾忌家族声誉、力求留名青史,苏若瑜对这方面的需求更加淡泊些,他对于所谓的“清誉”甚至是充满嘲弄而不屑的,颇有些古时狂士的风采。

    所以苏怀瑾着实想不到弟弟对自己的恨意从何而来,他呆呆地望着监狱外面与周澜并肩而立的苏若瑜,方才的从容冷静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静渊”苏怀瑾的声音中染上了刚才不曾显露的痛苦,他不敢置信地喃喃念着当年亲自帮弟弟取的字,一时根本不知该如何反应。

    老天爷,被信任之人背叛构陷的痛苦一次还不够吗

    苏若瑜看着他只是笑,眼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