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浮生悔一梦(3)
    苏怀瑾端端正正地席地坐着,双手放松地搁在膝头,瞧着栏杆外头安王英俊的脸上一块特别明显的淤青,心里一阵快意。

    永宁已经离开了,走之前张牙舞爪地揪住周澜给了他一拳,安王府跟着的那清秀小厮傻愣愣站在原地,直到自家王爷痛哼一声被打倒在地才想起来上前劝住。

    又哪是他能劝住的,永宁当年未嫁的时候,骑射功夫在满京贵女里便相当排得上名号,如今虽做了二十多年养尊处优的夫人,发起狠来也知道该往什么地方招呼。

    周澜不好还手,又失了先机,很是狼狈地挨了几下,后来还是苏怀瑾出声叫了声娘,永宁才恨恨地住了手,带上敛湘趾高气扬地走了。

    闹了这么一出,苏怀瑾心下竟莫名便是一松,那些萦绕心间挥之不去的愤懑和怨恨并没有消失,但忽然之间不能再像开始那样影响他的情绪,甚至让他整个人都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他握了握犹自有些轻颤的手掌,平静地抬眼与周澜对视。

    苏怀瑾年十五探花及第,带着周身的赞誉和奉承被选了庶吉士划到翰林院,小皇帝大笔一挥便放下来项重任修书。

    修书是项辛苦的工作,但做好了足以留名青史,做差了那也会在史书上留下个无能的名字。

    不过这却不用苏怀瑾操心,他就是名声再大,也不过是个十五岁的少年人,主持编撰的职责自然不可能落到他头上,翰林院汇集天下鸿儒,他们几个新科进士担着编修职务,其实也就是被派到老前辈们身边打杂。

    当然,要是做得好,论功行赏自然也少不得他们。

    小皇帝这是刚刚醒过神儿,年纪轻轻名扬天下又还身无派系的苏怀瑾委实是他该好好拉拢的对象,前儿个在金銮殿上似乎将人得罪了,如今派来这么一个清闲还回报多的工作,也是想先给个甜枣把人拢住。

    其实他大可不必如此费周章,苏家向来旗帜鲜明地拥护正统,永宁也对安王宁王那两个从小狼子野心的侄子没什么好感,苏怀瑾被这样教养出来,除了殚精竭虑地辅佐新帝根本不会生出任何其他念头。

    那时候苏怀瑾负责一部分古籍的修复整理工作,而安王周澜家里的藏书在京城声名赫赫,于是不可避免的,他与周澜的接触便多了起来。

    周澜开始时还没表现出什么,不过在初见的时候眼中闪过惊艳,似笑非笑地盯着新科探花郎轻叹声“难怪”,这样的反应苏怀瑾从小到大见过太多次了,便也没放在心上,谈笑两句将话题引向公事。

    苏怀瑾小小年纪学识渊博,大他七岁的周澜也不算差,两人时常在谈古论今时交流得忘乎所以,苏怀瑾虽坚持恪守尊卑礼节,可在心里,却未尝没有把周澜当作朋友。

    这情况持续了整整三年,苏怀瑾十八岁时,那部已经持续耗了七八年的大书才终于修成,主持工作的那位大儒直接告老还乡,剩下人也都各自领赏,苏怀瑾自是不会被落下,小皇帝直接破格封了詹事府左中允兼侍讲学士其实说是詹事府,可别说太子了,这年也是十八岁的皇帝连皇后都还没有影子,满朝老臣们急得嘴角冒泡,但皇帝陛下就跟头倔驴子似的犟着不娶妻,他们总不能把皇上绑起来塞进洞房吧

    不过有没有太子都不影响苏怀瑾这次升迁表露出来的信息谁都知道这职位是为了给将来的哪个位子镀金添履历,而且侍讲学士按例每月入宫伴驾,这是打造天子近臣的节奏。

    就在同一年,安王被派去西北赈灾,走了三个月,回来以后就变得魂不守舍,时常在小聚时直愣愣地盯着苏怀瑾发呆,把苏怀瑾看得浑身发毛。

    三年过去,他跟周澜已经私交甚笃,虽还不至于有多亲近,但也绝不是一般同僚间能有的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