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十六章
长“…………”

    别说了他知道是本院!谁不知道海洲市秃发专科医院就是他们三院的新名字啊!

    院办的人心照不宣“嗯……反正然后这素材被报给市台的记者,他们觉得挺有意思,就领着游客一起过来了。”

    萧院长忍不住道“这个我能理解,但他们怎么慕名来的啊,我们也没在国外放广告啊!”

    自打中医科的防脱治秃出名后,院里确实有把这当成亮点之一作为宣传,但连省外广告都还没做起来,全靠口碑吸引了一些省内外患者,怎么就连国外游客都“慕名”来了?

    这个院办的人就也不清楚了,没说那么细。

    为了满足好奇心,更是为了了解本院的名声,萧院长同意了媒体拍摄后,就亲去看了一下情况,看到了那三名外国游客,这才知道前因后果。

    ……

    故事还得从当初周锦渊给一个叫詹姆斯的游客治病说起,詹姆斯送了锦旗,回到了自己的国家,撰写下了长长的博文。

    在关于华夏之旅的文字里,被他当作重头戏描述的,就是海洲秃发专科医院之行了。

    少年医生,脉诊,针灸,与体型毫不相符的功夫……

    这些都被詹姆斯用引人入胜的文字描绘了出来,他配上了自己拍摄的三医院外观图,针灸图,当然还有周锦渊开的药,以及他那鲜明的使用前后对比图。

    看在不熟悉华夏文化的人眼里,颇有种传奇的感觉。

    詹姆斯毫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向来只会在文字中慎之又慎放上几张精选图片,更坚持不转型录制视频博客的他,甚至忍不住叹息,后悔没有拍摄下那位医生动手的一幕。

    他深感自己的文字还无法完全描绘出当时那一刻惊人的反差,他所看到的,他希望大家都能看到。

    “另外,我的胃病到目前为止,都再也没有发作过了!我想说上帝保佑他,但很可惜他告诉过我,他不归上帝管,所以我只能祝他飞升成功了(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导游说类似上天堂)。”

    就在这之后不久,詹姆斯的游记集还出版了。

    这篇他用心撰写的博文引起了网络、实体读者的兴趣,表示如果去华夏旅游,一定会参考他的游记,去感受一下他所说,不得不去的海洲秃发专科。

    这三名自由行游客,就在出发前做准备时,参考了詹姆斯的游记,因为他们中一人饱受脱发困扰,所以毫无疑问地把海洲列入路线,并特意留出一天时间给三院。

    可惜因为外语表述和博主詹姆斯一些理解错的地方,他们到处问有华夏功夫的秃发专科时,人家还以为是在说和尚庙……

    还是求助了本地警察,这才找到了准确地方。

    当然,也惊动了本地媒体。

    ——我们海洲最近扬名省内外的秃发专科医院,原来还名扬海外了啊!这就是口碑的力量!

    萧院长表示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必须赶紧转正,这个临时工招得简直不能更值了吧。

    “萧院长,咱们医院真的有十来岁的医生吗?”记者好奇地问,按理说,这医学生毕业后都二十多了,要是再念个硕博,那就更大了,十来岁是什么天才啊。

    “哦,他们说的应该是我们院的周医生,他是很年轻出色,年仅二十一岁,倒不是十来岁,这点应该是搞错了。周医生是我们中医科的骨干,牵头做这个秃发方面的研究,这才有了今天享誉海外的成果。相信以后,我们也能更好地服务海内外患者,为相关领域的进步做出些许贡献。”萧院长场面话是一套一套的,而且当然不能说今天的一切,都起源于无心插柳啦。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