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3.发簪
    郁晴若回到了辛夷院。

    郁家这一代,本只有三个孩子,俱是孔氏所出。长子是郁瀚文,才气凌然、性格高傲,住在东边的松竹斋。长女是郁晴若,性格文静,端庄娴雅;次女是郁琳琅,明艳活泼,伶俐聪慧,姐妹俩一起住在辛夷院。

    晴若到了北边的屋子,在门槛前,她便听到了妹妹琳琅呜呜的抽噎声。

    晴若向来心软,见素来疼爱的妹妹这般伤心,便叹了口气,走进去安慰她:“琳琅,莫要哭了。你往好处想,好歹那位裴公子俊秀无双,才名远扬,是个良人。”

    这回高夫人来说亲的裴公子,晴若也是听过他的大名的——他叫做裴璧云,乃是裴家的独子,自幼便有聪慧之名。他早早入了官场,如今已是陛下面前的上殿官职。据说,他的相貌也是美如冠玉、温雅无双。

    才、貌、权、势俱有,裴璧云的确算是个不错之选。

    郁琳琅本趴在梳妆台上哭,闻言抬起头,露出一张花猫似的脸,呜咽道:“可是,我不喜欢那姓裴的!我凭什么要嫁给他?见都没见过的人,我不想嫁!”她擦擦眼泪,问晴若,“难道,姐姐愿意嫁给没见过的人?”

    郁晴若软软一笑,道:“有什么愿意不愿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不是我能决定的事儿。左右无论嫁谁,都是嫁个没见过的男人,并无什么区别。”

    琳琅听闻,露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吊着眼泪,嘟囔道:“姐姐,你和娘亲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说罢,又是眼泪珠子哗哗地往下掉。

    琳琅手里攥着个玉佩,那玉佩上雕了只负屃,玉质甚好,被摩挲得光润发滑。晴若隐约知道,这个玉佩好似与太子殿下有什么渊源,因此琳琅对其珍爱非常,隔几日便偷偷摸一下。

    见琳琅伤心至此,晴若知道,妹妹恐怕是对太子情根深种,难以自拔。她向来疼爱妹妹,不忍伤她心,便道:“若不然,我再去劝劝父亲、母亲吧。那裴家本是名门,挑选余地也大,不一定会只瞧着咱们郁家。”

    琳琅眼睛一亮,吸了吸鼻涕,道:“真的?”下一瞬,她的面色飞速黯然,“可娘亲的脾气,姐姐你也知道。她总说咱们做姑娘的,必须得听爹娘的话,这哪里容的了我们不肯呢?!”

    晴若也是这样想的。她递上一方手帕,道:“总归要试试才好。”说罢,她又拔下髻上一把发簪,递到琳琅面前,晃了晃,道,“琳琅,你不是一直想要这支发簪?姐姐今天把它送给你,你不要哭了。”

    这支发簪,乃是晴若十八岁那年去选秀时孔氏置办的头面,簪尾镶了颗极漂亮的红宝石,色泽像是鲜艳的朱砂似的,玲珑剔透,叫琳琅心痒了许久。但因着这发簪是母亲的礼物,晴若一直不肯割爱。此时此刻,见晴若愿意送出发簪,琳琅终于止住了哭泣,哽咽着答应了:“好,我不哭了。”

    终于哄好了琳琅,郁晴若舒了一口气,回了自己屋里。

    她平素喜欢看书,房中没什么金银玉饰,装陈清新素雅,倒是几柜子的书籍颇为醒目,其中还藏了好些难得孤本。孔氏重礼教,总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不允许晴若读书,几度要烧掉这些书籍;所幸父亲郁孝延开明,强硬地留下了这些书籍,保住了难得的孤本。

    晴若心里记挂着琳琅的事,盘算着如何与母亲开口,不太能读的进书。草草翻了几页后,她忽听得外头有有人在喊话。

    “大姐姐,大姐姐!”

    晴若起身,推开窗,却见到一个少年攀骑在墙头,正是郁天涯。他本坐在院墙上,见大开的窗户后露出郁晴若的身影,他那俊俏的脸庞倏忽红了起来。

    “大姐姐……”他有些结结巴巴的。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