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百四十九章 发配东荒
办法晋升的天象,连境界都不稳,还能倒退回去,哪像是背后有人的样子。”

    窄额汉子小心翼翼地道:“那郭刺史会不会去重新调查取样,万一发现了什么,我们……”

    于禁缕着胡须,双眼微眯地打断道:“怕什么,就算他发现了些猫腻也怪不到我们头上,要知道整个局都是高老四布置的,我们就是出勤去抓人,能有什么错。”理直气壮地说道最后,他的语气却又有些没有底气地自语道:“只是可能有些对不住高老四了,但谁叫他不跟着把这事处理好,却自己跑瀚海逍遥去了,怪得谁来,反正我们都是按他说的做的,这个人情,他就得认。”

    就在于禁还在纠结这些的时候,绥州刺史府中郭源正向着自家府邸中的一处僻静厢房走去。已经一百二十岁高龄的他完全不显老态,事实上对于一位武道宗师接近五个甲子的寿命来说,也仅仅只是人到中年。

    他刚刚升华法如的时候就被派遣坐镇西北,这一晃就是四十年,当年一些老朋友却是疏远了。

    推开门,门后站着一位花白头发的老者,一身素袍,简约,干净,安宁。他背着手正欣赏屋中的一副山水画,听得开门声,才回过头来,露出一张郭源熟悉又陌生的容颜。

    “名祖,你来了。”

    老者莞尔一笑丝毫没有疏远之感,彷如昨日才刚刚分离一般地招呼道“康平师兄,真是好久不见。”郭源口中如此说着,心中却没有几分唏嘘,仿佛与对方从不曾分离。但事实上这些年虽有书信往来,没有断了联系,但却真是有着四十年不见了。

    主要是二人都身居要职,担着一方干系,事务繁忙到根本没有机会相见。

    老者笑容轻松地道:“后年就退下了,以后有的是机会。”

    “怎么会?”郭源心中一惊,听话听音,以他近百年的宦海生涯,只此一句话,就已经联想出了无数波谲云诡之事。

    老者知他误会,连忙道:“你别想太多,主要是给儿孙辈的年轻人腾位置,你也知道我早不耐这些俗事,现在有机会,自然是急流勇退。”

    郭源松了一口气,刚刚他都开始算老皇帝的寿命了。

    “这次找你主要还是之前信中所托之事。”两人续完旧,老者直奔主题,道明来意。

    郭源轻松道:“已经将人犯收监,此人是否与康平有旧,若有,寻个理由放了也是简单。”

    如此灭门大案,若在中原绝对是震惊朝野,人犯不被明正典刑,连皇帝都要下罪己诏以谢万民。但这事发生在西北,甚至就发生在千堡,简直是再寻常不过。

    千堡虽然被上代灵王整合过,但民风依旧不训,治下之民,时常一言不合操刀子就上,一年要是不发生十起以上的灭门案,都算是大治之年了。所以郭源说放了陈安绝不是一句空话。

    老者摆了摆手道:“这到不用,我只想问问这人犯所犯之罪,该当何刑。”

    郭源皱了皱眉道:“灭门之案,无非就是三种判罚,一者断头台上一刀,二者永镇绝狱,三者流放边荒,根据作案性质而定。这君月一乡野之民一个,顶多配上断头台。”

    老者对大乾律也是熟悉,深知郭源说的不错,后两者以陈安的身份还真够不上,但他此来却有特殊的使命,于是道:“若是判流放东荒,是否量刑过重。”

    郭源一怔,差点以为自己会错了意,这君月一不是与老者有旧,而是有仇。在他看来后两者都比直接处死要惨的多,永镇绝狱是真正的生不如死;流放边荒就更惨了,世世代代永为罪民,死了都不得安宁。但以他的认知,老者并非如此狠毒之人。

    这两个刑法的设置一般是为了对付那些政治斗争的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