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013.悠悠岁月(30)三合一
 说着话,小老太将被子一拉,躺倒了,“睡去睡去少在这里碍眼”

    林雨桐笑着关灯出去了,回了房问四爷说“怕是心里真放不下牺牲了的那个”

    两人说了就放下了,也以为这事就跟他们没关系了。

    可惜事情远远没有结束。

    怎么的了

    齐家的那些分了家的孙子们,这个的那个的都过来要接齐老太回去了。这个来叫奶奶,那个来了还是叫奶奶。

    这个说有孙子在呢,怎么能叫孙女奉养呢。

    那个说您是齐家的人啊,怎么能叫外姓人养着呢。

    图的啥

    不过是图小老太这么大的年纪,活不不了多久了。奉养不了几年,还能多得一份家产。

    没看见那位爷爷回来也不见儿孙,只来见小老婆吗

    全都不记得曾经暗搓搓的想谋夺小老太那半拉子院子的嘴脸了。

    结果小老太应付了两天,在林雨桐和四爷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在太平镇来了一群记者等着采访老华侨的事情,小老太去了。

    去干啥的

    去捐款的

    去给滩底下那些受灾的百姓捐款的。

    捐了整整十万块

    人家小老太跟记者们说了,这钱是当年的故人赠予她的,她没有什么亲人,就只有一个孙女,一个孙女婿。她这么大的年纪,活不了几年了。孙女和孙女婿都孝顺的很。没有用钱的地方。因此她就把这钱给了俩孩子,说了,叫他们存着吧。有了这钱,这辈子啥也不干都够了。等哪一天她自己双眼一闭,也不用放不下了。可是孙女和孙女婿都是公家的人。两人都劝她,说他们夫妻有工资,哪怕清贫,但也甘之如饴。说您实在是要给,就不如捐出去,给更需要的人。

    后来人家追问了,说你家孙女孙女婿都是谁啊,是干什么工作的啊

    小老太就特别谦虚的告诉人家,也没啥,就是养猪的,弄饲料的。

    这一说,可不有新闻可挖掘了。

    这养猪大王曾经上过国家级报纸的。

    越是追问,小老太越是说的多。到了后来竟然还说我也不懂啥美国优越不优越的,反正人家叫他们去,说是给几万美金还是啥的一个月,两口子英语都那么好,我还说要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去了也行啊。但是两人都说了,就是在家里吃糠咽菜,也不去国外吃面包牛奶。还说要做啥贡献。

    我说养猪弄饲料就能做贡献了

    这个谁不能做啊

    一副啥也不明白的老太太架势。

    可一个啥也不明白的老太太却说出这话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就是那一对青年夫妻真的这么说的。

    他们真的放弃了优渥的物质条件,放弃了在美国几万美金的薪酬,依然的一个月只拿着三四十块钱人民币的工资,为的不过是两个字奉献

    谁说人家没做过贡献啊,能做出饲料,这可是大贡献。

    可这么一个人,还在这个小镇兢兢业业的养猪呢。

    人家不光是甘于清贫,而且还特别上进,没听说吗那自学考试学一门过一门,这得多刻苦啊。

    这是什么这事典型啊。

    谁说如今人心浮动了

    胡说八道

    眼睛应该往基层多看看,还是有很多优秀有为的青年的。

    临了了,小老太还带着埋怨的告诉记者,“你们说他们一把年纪拖儿带女的,还说要读啥研究生,啥研究生研究啥啊也没有学校肯要他们,穷折腾”

    记者们当时都听得热血澎湃啊


-->>(第3/8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