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050章 谥号
如今再见皇太后这般,也不得不相信了。”

    冷锋点点头,人体的奥秘,几乎不可能彻底解开。好多奇怪的病症,用科学根本解释不了,但是它确确实实的就是发生了。

    不管如何,长孙皇太后已经去了,对她而言,能跟自己的夫君一同下葬,可能是好事。

    只是啊,这个任性的母亲,却忘记了自己的离开,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打击。

    看着胡子老长仍旧哭的昏过去的李承乾,冷锋叹了一口气,只能吩咐宦官用担架把他们兄弟俩抬走。无论如何,他们也需要休息。本来守灵是找个人代替就好的事情,但是固执的兄弟俩愣是以皇帝、亲王之尊亲自守灵。身体疲惫之下又受到了如此打击,真是的。

    安顿好李承乾后,冷锋便带着李恪去了新的议政殿,在那里,群臣正在谈论大行皇帝的谥号和庙号。

    庙号已经定了下来,就是“太宗”,唐太宗。

    可是,谥号这一块,就吵翻了天。

    李渊故去的时候,李世民为父亲献上的谥号是“武皇帝”,其实是给自己留了一手。

    就像周朝的周文王、周武王那时一般,尊贵的谥号是“文”,稍差一筹的是“武”,姬发的功绩虽然超过他的父亲,但是出于孝道,还是把“文王”的谥号给了父亲。

    魏时曹操去世,汉献帝按照曹丕的意思,给曹操的谥号是“武王”。所以,曹丕称帝后,理所应当的给自己的父亲谥号为“武皇帝”。

    李世民当初便是存了一样的心思,想着把“文皇帝”的谥号留给自己。

    按照传统,群臣只要按照皇帝的遗愿谥号为“文皇帝”就好,可是,谥号方面,还有另外的解读方法,那就是一生的功绩。

    经天纬地曰文;威强睿德曰武;圣善闻周曰宣;圣闻周达曰昭;行义悦民曰元;希纲治纪曰平;辟土服远曰桓;温柔好乐曰康;希义行刚曰景;柔质慈发曰惠;安民立政曰成;照临四方曰明;聪明睿智曰献;希德执义曰穆;乱而不损曰灵;去礼远众曰炀;杀害无辜曰厉;恭仁早夭曰哀....

    李世民活跃于隋末乱世,数次踩在战场的生死边缘,可以称为武皇帝。

    可是他又亲手缔造了一个盛世,文治让历代的帝王难望项背,称呼文皇帝一样贴切。。

    李承乾没有专断的评论自己父亲的意思,他更希望自己父亲的谥号是顺从天下人心愿的,所以把定谥号的事情交给了大臣们,他只要最后决断就好。

    就是因为这个,群臣才吵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