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854章 差一个字而已
进文院的时候,成绩是整个襄州的第一名,同时也是整个大唐的第一名。

    这家伙是个人才,但是,就是这样的人才,去年却没能毕业,论文被文院打了回来。

    翻着影卫的调查结果,冷锋找到了他去年的论文。

    “《论九品中正制制度的缺点》”的字样映入冷锋的眼帘。

    “噗!”

    冷锋笑喷了,难怪这小子没能毕业啊!论文写什么不好,偏偏直接剑指朝廷的制度。

    文院的毕业论文,能得高分的有两种,一种是对理科新知识领域的探索,一种是对民生有帮助的类型。对于这样无病呻吟的类型,就算过了,也是低分。

    况且,解析九品中正制的缺点,这样的论文,尽管有道理,但是文院也不敢通过啊!

    毕竟,要是通过了这样的论文,就相当于试着得罪整个朝廷。

    这个制度虽然有问题,但是也不适合一个愣头青毕业生直接站出来指出。只能在漫长的时间中,让朝廷的各部分主动调整。

    看了一遍张柬之的论文,冷锋不由得点头。

    张柬之看的还是很透彻的,他特别指出了九品中正制导致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的状况。可以说,这一条,是九品中正制的核心问题。

    “但是,你小子看的还是太狭窄了啊!身在福中不知福。”

    合上情报,冷锋继续自己的饭后百步走。

    九品中正制确实对寒门不友好,但是,现在的李世民,正努力的改正。文院,就是他的成果。

    现在,文院的毕业生,比寻常科举考试更能体现学子的个人价值。文院毕业的学生,就像是镀了一层金,去当官,最差的都是主簿级。至于王玄策那样有手段有口才的家伙,已经快要混到长安当官了。

    外地调到长安当官的,最起码都是四品。

    可以说是鱼跃龙门了!

    在以往,一个寒门出身的学子,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混到四品级别!

    所以,张柬之这个论文,既正确又不准确。

    如果换王玄策来写的话,估计他会改成另一个题目—《论九品中正制的优缺点》。

    多一个字,却能起到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是李世民看到这个论文,绝对不会生气,反而会很欣赏这篇论文的作者。

    多一个字,这篇论文的作者就从“愤青”变成了睿智的旁观者。

    尽管看出了张柬之的问题,但是冷锋并不准备教他怎么写。。

    有些事情,还是要看当事人能不能悟出来。

    悟出来的话,才能证明他的能力。

    datanglongya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