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916章 三面合围
    赵俊生点头:“史书典籍上的确是这么记载的。当时耿谭带部将和南匈奴八千余骑出鸡鹿塞抵达涿邪山,之后丢下辎重,轻装上阵,兵分南北两路合围河云!北匈奴在那一次战斗中再次惨败,北单于逃遁,不知所踪。次年,窦宪又派耿變、任尚、赵博等人率兵五千出居延塞五千余里远击北匈奴,北匈奴一部远遁,剩下的溃散被草原诸部吞并了!”

    赵平吃着吃着忍不住问道:“父皇,窦宪真有那么大的能耐吗?如果按照典籍上记载的来说,抛开他任人唯亲、专权、妄图谋朝篡位的过失不谈,他的功绩只怕比卫青、霍去病都要高,那么他在军中的威望应该无人能及才对,可他轻易就被汉和帝拿下、他的势力也轻易就被瓦解了,最后还被赐死,儿臣想想总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赵俊生笑了笑,说道:“史册典籍写的真的就是绝对的真实吗?我看不一定,写史书的人也是人,是人就有自己的喜好、立场!听说南朝的范晔前几年编修出了《后汉书》,他掌握的文献记载也不一定全面和真实。还有,史册毕竟是官方编修的,使用春秋笔法抬高某人、故意忽略、抹掉、模糊某人的功绩再正常不过!

    就拿窦宪来说吧,他是窦太后的哥哥,可从相关记载来看,他从未有过从军的经历,如果说一个人可以指挥一场小战斗大获全胜,那可以说他有军事天赋,但要连续指挥几场大型国战,没有丰富的指挥作战经验、作战计划、排兵布阵和协调各部大军的能力,仅靠临时抱佛脚是绝对不可能的!

    当时掌权的是窦太后,和帝说不上话,但女人掌权自古就遭到非议,所以窦太后想把权利牢牢掌握在手里就必须要掌握军队。大汉王朝决定北击匈奴这个想法刚开始是遭到全体朝臣们反对的,窦太后想打,想以此控制军队,但是没有人支持她,后来她想到了征西将军耿秉,这可是一个作战经验丰富、战功赫赫的将军,而且耿家乃是军武世家,在朝中的势力雄厚,所以她拉拢了耿家,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窦太后又把自己的哥哥窦宪任命为车骑将军充当北征匈奴的总指挥,但是实际上窦宪只不过是一块牌子,前后几次战役的筹备、谋划、指挥全部都是他的副手耿秉在做,但当时的**都故意忽略和模糊了耿秉的作用,这其中未尝没有窦太后的意思!”

    赵平听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问道:“父皇既然是这种看法,那您前一段日子为何还特别肯定窦宪的功绩呢?”

    赵俊生笑道:“一个民族需要英雄,有英雄就有精神,有精神就有信仰!耿秉有将才,他在北击匈奴的功绩是板上钉钉的,但他只是一个副将,如果当时的大汉朝着重宣扬耿秉的作用和功绩,那么把窦宪摆在那儿?他才是北征匈奴的主帅啊,人们就会胡思乱想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如果让百姓们知道北征匈奴并大获全胜如此震动天下的大事只是窦太后想掌握军队巩固权利的一个手段,只怕天下百姓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赵平听了赵俊生的分析,顿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揖道:“父皇真知灼见,儿臣受益良多!”

    赵俊生告诫道:“所以说书上说的也不一定是真的,也不一定是对的!甚至有时候你亲眼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的,而是别人想让你看到而故意为之!对待任何事务,你自己都要有自己的看法,要学会去剖析这件事情本质,分许它的来龙去脉,如此才能不被他人或外界的言论所左右”。

    “儿臣谨记!”

    两天后,黎明时分,赵俊生率主力抵达了河云外围。

    拂晓,主力大军两万骑兵毕竟河云,柔然可汗吐贺真收到消息迅速集结人马迎战,但他收到消息时稍晚了一些。

    他新集结的一万兵马还没有来得及摆开阵势,赵俊生就亲自带兵冲了过来。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