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875章 乱刘宋
二十八将第四位,耿秉的爷爷是耿况,上谷太守!耿家不得了啊,在整个东汉一朝就出过两个大将军、九个将军,十三个位列九卿,娶公主为妻的有三人,进爵列侯达十九人,担任过中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级别官员的达到数十上百人,这可是真正的顶级豪门啊!还有那个戊己校尉耿恭,他和耿秉、耿變是堂兄弟,在粮草和水源断绝之时、凿山打井、煮铠弩筋为食、榨马粪之汁解渴,孤军守疏勒城,仅以数百勇士和招募的几千民壮抵御北匈奴两万大军围城猛攻,经年累月,被援军救出后又遭匈奴人追杀,离开时只剩二十六人,等回到玉门关时仅剩下十三人,这是何等忠坚和壮烈?”

    卢玄似对耿恭极为推崇,他带着无比崇敬的神色感慨的说:“陛下所言甚是,郑众评价耿恭说他的气节古今未有;当时的司徒鲍昱评价说耿恭的气节比苏武有过之而无不及!”

    国师东方辰笑着说:“臣听说南朝的范晔前些日子编撰了《后汉书》,书中评价耿恭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

    赵俊生点头:“说起这个范晔,他的确有大才,只是生在南朝有些可惜了!还有那个裴松之,也是有才的,等朕杀败了柔然,再回过头去灭了南朝,到时候朕一定要把他们都收入麾下!”

    众将和大臣们一起拱手:“陛下雄才大略,定能一尝所愿!”

    ······

    “该死的贼老天,啊——”汪全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一碗粥也泼在地上,旁边几个饿极了的流民立即扑上来像狗一样趴着舔了个干净。

    南朝,宜都。

    四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大量无地的农民已经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不得不带着妻儿老小背井离乡逃荒。

    在宜都城外,此时已经聚集了数万流民,这些流民有的来自汶阳、有的来自江陵、还有来自武陵以及宜都周边之县。

    如此数量巨大的流民聚集在宜都城外让太守彭豫及下属官吏们忧心不已,万一出了什么事情让这数万流民不受控制,这宜都只怕顷刻间就会成为地狱。

    为了缓和局势,太守彭豫与下属官吏们商议之后决定开仓赈灾,给城外流民们施粥,让他们有一个盼头,若是真的如果饿死了人,一旦有人闹起来,事态将不可控制。

    汪全顿时打了一个激灵,他完全清醒过来,眼前这人说得对,他不能让自己的妻儿被其他流民吃掉,必须趁着自己还有力气找一个隐秘的地方把他们安葬!

    随着官吏们在兵丁们的保护下带着城内一些民壮挑着粮食、带着几十口大铁锅出城而来,流民们都翘首以盼,庞大数量的流民人群向这边而来。

    “所有人都听本官说,不要乱、不要拥挤,我们现在开始搭建灶台煮粥,所有人都排着队,等粥煮熟了再一个个上前来领,保证每个人都能领到!”

    饿极了的流民们看见有吃的,纷纷开始排队,一个个拿着陶碗或瓦钵眼巴巴的盯着施粥的方向。

    不久,粥煮好了,官吏们开始组织民壮给流民们施粥,领到粥的流民们根本不管粥还是滚烫的,张口就喝下一大口,即使烫得口腔和喉咙起泡也毫不在乎。

    有些人还想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只喝一小口,把剩下的端去给妻儿食用。

    汪全端着一碗稀粥急匆匆赶回自己的窝棚,他的妻儿还等着这碗粥救命呢,可这碗粥稀得能看见碗底,根本就没有几粒米。

    “凤英、朗儿,粥来了······”汪全大叫着扒开窝棚的破烂帘帐,剩下的话被堵住喉咙里了。

    只见窝棚里母子俩偎依在一起,母亲咬破了自己的手腕动脉血管让饿得皮包骨头的儿子吸吮,但儿子早就饿得没有力气吸吮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