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百五十四章 黎明之前
    唐湘湘当初敢帮太孙妃,就想好了对策。面对质问,她深呼吸数口,道“葵水往前数十四日,乃受孕的最佳之时。葵水之后,则不定。所以,受孕不是因为葵水至,葵水至,则是未受孕。”

    胡太医根本不听这绕口令般的话,依旧道“一派胡言!”

    另一位井太医则眼前一亮,问唐湘湘“以唐医女所言,女子若想有孕,则需要知道葵水所至之时,再前寻十四日?”

    唐湘湘颔首,笑道“正是如此。月事精准的女子,更容易受孕,便是因此。”

    井太医懂了这逻辑,与太孙道“殿下,微臣认为唐医女言之有理。太孙妃身子恢复极好,葵水未至,便不见得不能有孕。”

    太孙妃听了这话,神色定了下来。那胡太医,还想说话,唐湘湘却已朝太孙妃伸出手。太孙妃配合得将手腕露出,唐湘湘摸了上去,与太孙还有那胡太医道“两位若是不信,半个月后,胡太医再来把脉便是。”

    太孙妃不解,太孙却已懂。深深地看了唐湘湘一样,太孙直接吩咐胡太医“半个月后你诊完,将结果报到兰亭。”

    兰亭,孙氏所住之处。

    将嫡妻的事,报到妾侍所在,到底谁才是正房?唐湘湘眉头紧锁,太孙妃已没了愤怒,满目心酸。

    太孙说完之后,人便离开了太孙正殿。

    唐湘湘立即上前安抚哭泣的太孙妃“太孙妃极有可能有孕,还是小心些好。”

    她的话,犹如满天乌云露出的一抹烈阳,照亮了太孙妃的人生。来不及抹泪,太孙妃欣喜地问“唐医女,你说的是真的么?”

    自然是真的。

    只是,这一胎,应该也是闺女。不是我把脉把得好,而是,史记,孙氏的儿子才是皇太孙的长子。

    安排好太孙妃的日常,唐湘湘疲惫地躺在马车里,吩咐车夫“去静安伯府。”

    顾遥收留了唐湘湘,次日将其骂得狗血淋头,便是另一回事了。

    半个月后,路夫人也忙完了家事,赶来看顾遥。才进门,路夫人却是叹道“迁都这样的大事,陛下努力了二十年,都已经迁了,那些傻子还想着迁回去,闹腾个没完,到底怎么想的!”

    两个月前,宫内三座宫殿着火,朝堂上不免又有人闹着反对迁都。路夫人有限的历史记忆力,北京的故宫,就是明清两朝京师所在,实在不懂这些人闹个什么劲。路确自己本身就赞成迁都,加上他要处理各种闹事的官与民,真的是又忙又累,这就让路夫人更憋屈了。

    “我只来看看你这有没有事,没事正好,我家里头还有一堆事,先回去了。哎,你这孝守得恰是时候,不说了,我走了。”

    路夫人来去匆匆,顾遥也不恼,日日亲自熬一大锅冰糖银耳莲子羹,送到路家。路夫人喝了,真的是凉快到心底,甜到灵魂深处。

    中秋前夕,顾遥又亲自带着孩子去路家送礼,如同出嫁女一般。

    路夫人不在乎东西多寡,只要这份心意。路确却知道,顾遥人虽来了路家,却早在一个月前,就给太康送了丰厚的节礼。

    顾佑待顾遥多好,路确心中清楚,却依旧含酸。每每吐酸话,路夫人只当他累了,也知顾遥确实又得了个父亲,少不得偏让一二,更多的是给顾遥解释,路确就更醋了。

    中秋皇家家宴上,太孙妃诊出身子,永乐皇帝借机拍下闹着回南京的人,自此之后,再无人提还都一事。

    然,一波才平,另一波又起。

    蒙古自分作鞭挞和瓦剌两部后,明朝先打了鞭挞,鞭挞老实了下来;后又打了瓦剌,瓦剌老实下来。结果,鞭挞呢,趁着这机会壮大。悄无声息安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