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章:木匠
    赵晨星是木匠,也是燕京一千二百万打工者中最普通的一员。 在赵晨星的农村老家,有一对父母,一位爷爷,一堆叔伯弟兄。 他家祖上三代都以木工为生,以至于赵晨星开始认字的书,都是匠人的经典《鲁班经》。 与那些传统的穷苦匠人家庭一样,因为有点祖传的手艺,所以赵晨星高中毕业之后便进城打工了。 起初,他想依靠自家传承的百年手艺,在大城市开个木工店。 可是当他怀揣着梦想和八级木匠的荣誉证书,兴冲冲来到三千五百万人口的燕京市时,却失落的发现,他太天真了。 现代的木工,早不是用鲁班尺,墨斗,刨子等传统工具测量施工的阶段了。 城里的木匠,画图用的是“cad”,测量用的是激光笔,经纬仪,施工用的是电钻和刨床…… 纵然偶尔有用到传统工具的地方,那也只是从属的辅助。 因为这些原因,初来燕京的赵晨星不得不搁置了理想,跟着那些远比自己技艺逊色的木匠背后,从电脑,电钻,当小工一点点学了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了两年的磨练学习之后,赵晨星终于可以熟练的使用那些绘图软件和电子工具了。 他争的钱,也比过去多了那么一点儿。 可是即便如此,赵晨星依旧在漂着,更没有自己的木工店和工程队。 与柳程程说的一样,他工作不固定,每天东奔西跑找活干,就算有了活,也经常因为拖欠工资的事情着急上火。 虽然偶尔也有像周老,刘老板那样暖心的主顾照着,但更多的时候,老板与工头们,却都在扮演着“榨汁机”的角色。 赵晨星,只不过是他们眼中,一千二百万只橙子中的一只而已。 上午相亲,下午回家,赵晨星这只干橙子,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了自己罐头壳一般的住房。 而后他和每次相亲失败一样,从自己那沉重的铁床下拉出了一个皮箱。 那箱子里,有他最为重要的东西。 看着那跟随了自己许久,已然布满了灰尘的宽大行李箱,赵晨星陷入了一阵沉思。 虽然有些犹豫,但他还是将那箱子上的拉锁轻轻的拉了开。 在一阵微微的尘土飞扬后,赵晨星打开了箱子。 他将箱里几件为冬日准备的衣物挪开,很快漏出了压箱底的东西。 在那压箱底的地方,有一张褪色的全家福…… 全家福下则赫然摆着一本手抄的线装古籍。 古籍上用松墨笔写着三个漆黑的大字《鲁班经》。 这书名的侧目,还有朱砂的一行醒目小字!! 小字上书“明熹宗宫藏本并注解”。 那朱砂红的字迹规整清秀,似乎是个女孩子写上去的一般。 除此之外,在那一行朱砂小字的正下,有着一个小小的印戳。 印戳里只有简单至极,傻子也能看懂的两个数字“十九”。 这本书,赵晨星太熟悉了。 它是赵家老人留下来的“教科书”,赵晨星从小就看。 他的所有技艺,都源自于此。 给周老板的能治病的椅子,就是用这上边的秘术制作的。 其实,鲁班经这种东西,在世面上是有的卖了。 赵晨星进到京城之后,也在潘家园的旧书摊上逛过,更见过许多种不同刻本,年代,装订的《鲁班经》。 通过对比,赵晨星发现自家的这本“宫藏本”和市面上那些书比起来,有着很多,很大,很离奇的不同。 首先赵家的鲁班经上多出很多篇幅! 论字数,它竟然比世面上的那些大路货多出了三分之二的内容还强。 那多出的部分,又分为三目。 这三目中,造木工土建的篇章,叫《营造法》。 造武器和机关连锁的篇章,叫《机关术》。 最后一种玄之又玄,以匠符诅咒害人敛财,破煞消灾的篇章,则称之为《鲁班术》。 这些本领,又被赵家的爷父辈统称为匠师三术。 其次,赵晨星手里的这本书除了正文,还有一个最令人费解的地方!!! 那便是它的最后一章是被人整篇幅,硬生生撕扯下去的,具体的内容完全不知所踪。 不过虽然内容没了,但是这书开篇的目录还在。 而借助于目录,赵晨星很小便知道,这本书最后丢失的部分,应该叫做“……断木炼偶”。 看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