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三十一回 天工开物
死去那么谁就是在背后安排金使的人。 “你所说的丞相、太师个个巴不得除掉我外祖父,必定是他们安排金使去到侍郎府,好做出通敌铁证来。”杨湛鄙夷的说道。 “绝不可能。”郑伯梁却一口否决道:“因为从案件来看,这些金使一旦去了侍郎府就必定非死不可。可他们是代表金主的,被杀后必定招来金国南侵,朝廷怎不会考虑到这样的危险后果?” “奸佞之人岂顾家国安危?说不定他们正是想借此把事情闹大,好趁火打劫。”杨湛轻蔑说道。 “或许存在这种别有用心之人,但这个人必定不是朝廷官员。因为彼时金人在战事上屡屡胜出我大宋,个个都趾高气昂之态,只怕圣上召见都未必会来,仅凭一干大员如何请的动?”郑伯梁说道。 郑伯梁的说法印证了当日赤霄观傅三思的推断,杨湛于是问郑伯梁是否知道赵思燕这个人,郑伯梁的回答却令杨湛大为意外。 “雁门关守将赵善循曾多番向我推荐过此人,而我也见过他一次,虽然年纪轻轻就文武双全,但我总觉得他太有城府,不似青年人有之,所以就没有重点采用。”郑伯梁答道。 “那此人后来如何?”杨湛追问道。 “我没有启用他,自然不会关注与他,你为何对这人如此在意?”郑伯梁好奇问道。 “此人就是收买江湖刺客血洗侍郎府的主谋。”杨湛激动的说道。 “难怪朝中那些议和派能如此轻易调动江湖人士,原来是由赵思燕在后面操作。而他能参与的这么深,想必也是得到那些人的充分信任。”郑伯梁恍然道。 但忽然的,郑伯梁却警觉道:“侍郎案本属党派争斗,涉及之人自是朝堂官员,唯独这个赵思燕没有位列其中,难道他能调动的了金使?这也是金使前来侍郎府唯一能够说通的解释。” 如此一说,郑伯梁却万分震惊起来。杨湛也觉得惊愕不已,这个赵思燕难道还有比当朝皇帝还要大的面子,能对金使呼之即来? “如果赵思燕能够调动金使,至少说明他与金主关系非同寻常,这样一个人竟然还与当朝大员、边关守将有诸多往来,细细想来实在恐怖。”郑伯梁脸色发白的说道。 杨湛原本只一心关注为外祖全家报仇雪恨,但现在听到郑伯梁这般话语,却也隐隐觉得胆寒,毕竟这样一个人物如果真潜伏在朝堂,那么赵宋离亡国也不远了。杨湛见郑伯梁面露不安之色,便说道:“我曾多番打听过此人,据说当年结案后与其他一同参与血洗侍郎府的江湖人士离奇失踪,只怕也是被那些朝中大员暗地里做掉了。” “赵思燕召唤金使去侍郎府,实在大大超出议和派计划,朝廷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心思险毒之人,若要杀他也是理所当然之事。但如果赵思燕能够调动金使,其能量自然大的出奇,只怕朝廷也未必奈何得了他。”郑伯梁说道。 “你说赵思燕没有死?”杨湛震惊道。 “我只是更相信他还活着。”郑伯梁说道。 “为什么?”杨湛严肃的问道。 “他敢贸然改变议和派计划致使局面失控,便说明此人极富野心;他与诸多将领亲近,又能调动金使,便说明此人宋金两国都吃得开,这样一个人岂会就此死去?”郑伯梁说道。 杨湛却也希望这个歹毒之人还活着,如此便能一报外祖全家被害之仇。但郑伯梁却沉思一番后说道:“当年金使悉数被杀后,金国竟然没有发兵南下,看得他们是在刻意掩盖此事。” 杨湛听不大懂郑伯梁的话,便追问道:“你这话是何意?” “金国未因此南侵,必定受人阻拦,但金主觊觎南疆久矣,却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条件能够令其放弃发兵呢?”郑伯梁困惑的说道。 杨湛猛然警醒过来,当年侍郎府旧案绝非单纯的党派纷争,其中还是裹挟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杨湛于是尽量克制住自己的心情,然后将这些线索慢慢回凑,才发现外祖一家被害,也不过是被这个野心之人顺道利用罢了。 “既然推定赵思燕有野心,而金国也坐实了发兵理由,为何事情又突然停止了呢?”杨湛好奇问道。 这个也是郑伯梁想不明白的地方。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