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三十回 重上昆仑
年男子不解的问道。 “伯梁兄曾在朝为官,岂可像我们一样随意猜度朝廷意思?”玉冠男子说道。 之前发问的中年男子这才恍然过来,便愧疚的对着郑伯梁恭敬作辑道:“小弟不知伯梁兄苦衷,这一问实在冒昧。” 郑伯梁唯有苦笑一番。 但那位清瘦老者却朗朗一笑说道:“以此言度伯梁胸襟,非知伯梁者。” 坐中其余二人随即好奇追问起来,而这清瘦老者便娓娓答道:“伯梁兄为何罢官?乃是见不得奸佞当道,见不得朝廷不思故土。伯梁兄无语,是真的心灰意冷了。” 郑伯梁于是无奈一笑。 众人又再围绕一些话题高谈阔论,但郑伯梁却主动和众人说道:“今日天色已晚,不如明日再叙?” 众人有些诧异,因为他们以文为友多年,每次都尽兴而归,却为何这次他要主动赶大家走?张望之下,众人这才发现有一男一女正候在院外,看样子却并非文人士子,他们来找郑伯梁必定是有什么事情的。如此,众人只好匆匆作别散去。 郑伯梁于是走到院外问道:“二位来此可有什么事情?” 杨湛却并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是一番打量起郑伯梁来。郑伯梁觉得这青年人的目光之中似有凶意,又夹杂许多困惑,便也凝神打量起杨湛来。 二人这样一番警惕相看,却让花玲珑有些意外,便说道:“我们来找礼部尚书郑伯梁郑大人的。” 郑伯梁回头看了花玲珑一眼,只觉得这女子头上顶着一束山野腊梅,实在有些好笑,便舒缓着说道:“郑某辞官多年,实在不是什么大人,有什么事情先进来说吧。” 杨湛于是和花玲珑跟着郑伯梁来到他先前与文友阔谈的凉亭,待坐下后,郑伯梁又再给二人沏上一壶热茶。 “二位请说吧,找我何事?”郑伯梁问道。 花玲珑顿了顿,便看了杨湛一眼。 “我有一事要询问与你,望你能真真实实的回答与我。”杨湛冷冷的说道。 郑伯梁隐隐觉得对方来者不善,但他却也不惧,便说道:“如果这事与我、与你都相关的话,郑某必定详尽告知。” “当年兵部侍郎方万里以通敌罪全家被杀,却不知那主审官员中可有你?”杨湛直直问道。 郑伯梁初见二人时,就觉得自己并未见过他们,心中已然猜到不会有什么好事。但待杨湛把问题说出之际,却完全超出郑伯梁预料了。 只见郑伯梁面色徒然惨白起来,却久久都答不上杨湛话语了。郑伯梁当年确实是主审方案的官员之一,而他也因为参与了此事愧疚难安,甚至最后辞官归隐。 杨湛却强压着心头怒火,只等着他回答出来。 但郑伯梁却忽然抬头看了杨湛一眼,才问道:“这事可与你有什么关系?” “我是方家惨案唯一存留的一脉,那含冤而死的方侍郎,便是我外祖父,你说我与此事有没有关系?”杨湛愤然说道。 郑伯梁又是一阵惊讶,便说道:“当年方家上上下下数十人全部死去,你却如何得意存活?” “这就是天意,老天要留我来为外祖父伸冤。”杨湛却忽然对着郑伯梁吼道。 郑伯梁依旧觉得事情太过蹊跷,却怎么也想不明白。杨湛于是将当年旧事重提,并将自己身世一一说来,却是听得郑伯梁豁然开朗起来。 “方家总算留有后人,方家总算留有后人。”郑伯梁却反复念道,言语之中却似乎颇有些激动感触。 杨湛和花玲珑都不明白他为何会这般反应,但郑伯梁却越加激动的说道:“如你确是方侍郎后人,那此事便与你有关,我便将事情曲折原委详细说来给你听。” 杨湛却如审视犯人一般的盯住郑伯梁,但有任何隐瞒闪烁,都逃不出他双眼的拷问。只是郑伯梁在得知杨湛身份后却放松许多,也不再将他这严峻神情当作一种恶意,事情将来便流畅清楚。 原来当年方侍郎力主二度北伐,但彼时金兵强盛,赵宋却缺兵少将,朝廷自然不愿冒这个风险。但中兴四将北伐尚且得不到高宗全力支持,如今国力渐弱,更不敢轻言战事,却哪里听得进主战派意见? 而此时主战与议和两派各据一词互不相让,其情形等同水火,眼看朝廷就要到彻底分裂的地步了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