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一回 智取强敌
门看管始皇圣剑的人却只能按秦始皇先前留下的诏书办事,没有将其交给胡亥。不多久,西楚霸王项羽灭秦,始皇圣剑便被专门保管的侍卫带出秦宫,远遁江湖。如今,这个保管始皇圣剑的侍卫传人重出江湖,据传该侍卫剑法高超,江湖阅历丰富,是个一等一的剑道高手。“巧簧生说道。 在场的众人无不兴奋不已,都暗暗祈祷自己能够有幸遇到那位护剑侍,一睹始皇圣剑尊容便足矣。 赵承宗却安静许多,他默默的思考了起来。当年随师父学艺之时,确实曾听师父提起过一次始皇圣剑的名字,但更多的来由却没讲,自己也不敢多问。如今听这巧簧生一说。赵承宗意识到两剑事情:一、始皇圣剑与其说是天下第一神兵,不如说是天下第一宝藏;二、师父看来是要重出江湖了。 想到这里赵承宗立刻跃上马鞍直奔临安城,因为他闲不下来了,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赵承宗这一来一去,已经过了三个多月。待回到临安城时,才发现江湖已经发生了许多的事情,因为各路江湖人士都在往临安城赶。 于是赵承宗回到临安城后,第一站去的便是阅星楼。阅星楼上,妙笔生依旧些许憔悴,但见赵承宗来,却顿时神采焕发。 “我南下这三个多月,江湖似乎发生了很多事情?“赵承宗平静的问道。 “三个月前,有人血洗了巨剑门,盗走巨剑门镇派之宝巨阙剑。“妙笔生说道:“同时,大理苍山派名宿柳清风被前来盗剑的贼人重伤,门人死伤无数。” “竟有这等事?!”赵承宗低声说道,然后又默默沉思起来。究竟是谁要如此痛下杀手呢? “还不止这些,浙江嘉兴曹遇真,洪都陆比邻,太原苏密等皆在这一段时间集中被杀,据官府讲,这三人遇害后府第也被翻乱一通,似是被人劫财所杀?”妙笔生又补充说道。 “这不是简单的图财害命。”赵承宗警觉的说道:“这三人都不算大富大贵之人,能有几个钱?何况他们都是行伍出身,能杀他们的必定也是一个一等一的高手,试问这样的高手有几个人会区区几个钱财而大开杀戒?” “承宗哥哥所言甚是,其实我第一反应也和你一样。与其说是图财害命我倒更愿意相信是他们几个人都掌握了什么秘密,被江湖高手追杀。”妙笔生面生悦色的说道。毕竟赵承宗之前一席话,是他一口气和妙笔生讲的最长的,有心之人焉能不乐? 但赵承宗却不作理会,只是继续思考,因为这样的事情发生必定意味着江湖会有一场腥风血雨。 妙笔生早已习惯赵承宗的冷淡平静,只觉得与其计较不如帮他分忧更得他的心意,便接着推测道:“曹遇真和苏密都是早已退隐江湖之人,那洪都陆比邻近行年来也归顺朝廷,做了个不大不小的官,按理说是不会再牵涉江湖之事,怎么会突然间集中被害呢?” 赵承宗似乎有所启发,忽然问道:“我此行路经长沙之时,曾遇到你们阅星楼的巧簧生谈论天下神兵的事情,这是怎么回事?” “三个月前,有一个轻功卓绝的蒙面人夜闯我阅星楼,他留下一封关于始皇圣剑的信笺后,又留下一颗南海夜明珠作为酬劳,示意我将信笺上的内容公布江湖。”妙笔生说道。 “轻功卓绝的蒙面人?”赵承宗疑问道。 “是的,此人来到我阅星楼六楼后我才发觉,而且来去无踪,就这一身轻功看来,绝对江湖罕见了。”妙笔生说道。 “那人年纪几许?”赵承宗又问道。 “听声音年纪应该不会超过三十岁,看身形样貌更是觉得二十出头。”妙笔生亦是颇为好奇的讲到。 赵承宗似乎明白了什么,但又似乎百思不得其解,只是低头反复推敲。 妙笔生见赵承宗沉默,知道他正宗将线索贯连,于是又说道:“这些遇害的门派和个人都属于江湖剑派,且都各自据有好剑。比如曹遇真早年曾拜铸剑大师李铨学艺,苏密年轻之时曾以“论剑家”自诩,对天下神兵和江湖各派剑术颇有钻研,而那陆比邻更是“剑痴”一个,喜好收藏各类宝剑,甚至当官后还派人挖便洪都城郊古坟,湛卢剑便是其中的收获之一

-->>(第2/6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