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六百六十九章 责以大义
又在馆选之后留馆为庶吉士,庶吉士散馆之后,又因学问精深和锦绣文章被选为东宫讲读,成为孤的老师,难道这不比眼下这区区一个东宫侍读更光鲜吗?十年寒窗苦读,难道不应胸怀天下之志,怎能以区区侍读为念?”

    优哉游哉隐在其他讲读身后,张寿微微眯着眼睛,心里对三皇子突然出现在外头这辆马车上倒是不太意外。

    毕竟,这年头没有防弹轿车,但至少有防弓矢的马车,关键时刻门一关,除非你有非凡的力气,否则根本不可能打破防御,阿六没有把三皇子悄悄送出国子监,送上这辆马车,这才是最正确的做法。否则难道还把三皇子直接背去北安门,然后靠两条腿走回慈庆宫去吗?

    当然,就不知道是三皇子的主意,还是阿六自作主张。

    然而,三皇子此时这样一番条理分明的话,那就非常难得了。突然成为太子,要面对非常沉重的课业,在这样的课业之余,不但要接受皇帝的教导,竟然还能挤出时间进行思考,可以说,哪怕是选择了三皇子的皇帝,在最初的时候都小看了那个小小的孩子。

    当然他也是,想当初他怎么会想到,那个腼腆羞涩的孩子竟会如此蜕变?

    不过,三皇子到底还小,就算表现太好,皇帝如果真的要疑忌这么一个太子的话,迟早还要五六年,因此他并不怎么担心会发生不忍言之事。

    于是,眼看三皇子在说出那一番话后,人群中再也没人开口质疑,而四皇子也被拉上了马车去,他直到其他人都一一上车后,却审视了一番聚集起来的监生,这才上了最后一辆车。

    可一坐稳,他就发现,和自己同车的竟然是召明书院岳山长。因为自家还有个出身召明书院的应试举人方青的关系,他和岳山长算是有一桩小小的过节。

    只不过那已经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因此两人同僚数日,关系哪怕谈不上密切,却也相当和谐——但和谐的最大原因是,东宫讲读们都是分开讲学,他和岳山长平日里几乎就碰不到!

    因此,难得的同车而行,岳山长乐意释放善意,笑着说一些举人们中间流传的某些小笑话,却是不涉及任何政事、人事和冲突。而张寿也很乐意听一听这年头普通读书人的日常,不但饶有兴致地听,不时还提一些问题。

    国子监距离皇城北安门的距离极近,因此两人并没有说太长时间的话,马车就最终停了下来。今天并不是张寿又或者岳山长讲课的日子,因而两人下车目送三皇子带着四皇子以及肖山长入宫之后,见其他人大多打了个招呼就各回各处,再没有外人,岳山长就笑了一声。

    “张学士,你年纪轻轻,却不但有主见,而且还有很多奇思妙想的主意,从前人人都道是葛老太师慧眼识珠,可恕我冒昧,你应该还有其他师承吧?”

    这样的疑问,很多人都曾经有过,但葛雍曾经在张寿面前明确表示不关心,无所谓,愿意信任和包容,皇帝亦然,所以,如岳山长这样明确探问的人,张寿却还是第一次遇到。

    他没有顾左右而言他,而是嘴角一翘,从容自若地说:“没错,我确实还有老师,不止一位,而是很多很多。”

    哪怕越是和张寿接触,越是见识到人那种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岳山长其实根本没有期望自己这问题能得到张寿的正面回答。因此,他原本打算在张寿矢口否认之后,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可没想到张寿竟然承认不但另外有老师,而且还有很多!

    然而,他到底不是方青这样的毛头小子,微微一愣之后就醒悟了过来,因笑道:“张博士这还真是真人不露相啊。其实,相比江浙,广东出海到南洋和西洋更便利。南洋姑且不提,当地蕃王愚昧不堪,但西洋各国虽说蒙昧,却有很多特别的学说,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