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 16 章
    陈二婆一出来,指着包氏的鼻子骂起来“你吃饱了,没事干了成天打鸡骂狗的,当我不知啊。还敢把家里的钱拿回娘家,你这不贤不孝的,当心我让老二休了你。还不赶快干活去。等老二回来,看我不问他。到时候再收拾你。”

    陈二婆这句话不是威胁,中午,陈忠连下地回来后,陈二婆就把他叫过去臭骂了顿;只把陈忠连骂的像只鹌鹑,垂头丧气的回房头去了。

    过不了多一会儿,二房头就传出陈忠连的咆哮声,还有包氏的哭声,闹了好一阵才消停。后来,包氏出来喂猪时,人都躲躲闪闪的,仔细一看,原来脸肿了老高。当然,此乃后话。

    现在,陈二婆一开骂,包氏再不敢开口。赶紧溜了。

    包氏走后,林淑芳见自己的黄姜还拢在一堆呢。于是就准备进屋,拿大簸箕出来,放在院子里晒,让香儿拿个竹竿吆鸡子就行了。

    见林淑芳要抬脚进屋,陈二婆忍不住剜了她两眼“你也是个没刚性的,就知道哭,你不会骂回去啊。可怜我儿啊。”

    见婆婆训诫,林淑芳一句话不敢回,低头站那儿听训;看到她那鹌鹑样,陈二婆就是气,一摇手,让她赶紧该干嘛去干嘛去。

    要是宗泽在这儿,肯定会感叹,自家娘真是千金体,实在不适合农村这种泼妇体啊。

    但是,农村就这样,该泼的时候不泼,就得受欺负;但是,自家娘就这个性子,改是改不了的,只能自己这个做儿子的赶紧混好点,给她撑腰了。

    日子就这样吵吵闹闹的过着,陈忠运的黄姜又攒了一个月一起卖了,总共卖了两贯还要多的钱。

    这把一家人都高兴的不的了。这黄姜还能接着挖几个月的呢,要是每个月都有这么多收入的话,能攒不少钱哪。

    宗泽见他爹挖黄姜,一个月卖了这么多钱;立即想到,要是自家将这黄姜种到地里去,说不定收入更多了。

    听到宗泽的这个提议,陈忠运却是摇头道“不行,不能乱种的,耕地是要种粮食的。平日种啥子粮食,官府不大管;但是要真种些别的,怕官府会来人训。”

    宗泽听了,仔细一想现在种地,好像是不能乱种的。而且,黄姜成熟要几年时间,总不能这几年不种粮食,都买着吃吧。

    这样一算,自己种植好像也不是多划算的事。于是,只得作罢。

    宗泽读书也渐渐步入正轨了。

    曹先生见宗泽之前虽然混着读了一些蒙童书,但都是东一本西一本的,读的杂乱无章。

    于是,曹先生针对宗泽的学习进度,给他制定了学习计划,帮宗泽将读过的书理顺。

    因着宗泽聪颖过人,曹先生一直是另眼相看的,专门给他开小灶。

    当然,虽然是开小灶,但是宗泽的年纪基础摆在这儿,太深的东西他也还学不了。于是,曹先生主要是给他打基础,说白了,就是要宗泽苦练童子功。

    就这样四个多月下来,宗泽的字也有模样了,蒙童那一系列的书也都读通读顺了,并且背的滚瓜烂熟了。

    腊月中,曹先生的私塾散学。曹先生宣布学堂放假,并说了明年正月十六会按时开学。要大家按时来上课。

    当然,曹先生的这个说法,只是建议,不是强制;因为,这可不是现在的义务教育,这是要收费的,明年说不定又有人家出不起学费而退学的。

    因着宗泽的学业在曹先生教的这一众学童中,那是高山仰止般的存在。对成绩好的学生,老师总是喜欢、关心得很的,此法则古今通用。

    于是,不强求别人来读书的曹先生,对着来接儿子的陈忠运千叮咛万嘱咐,要他明年无论如何要将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