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77章 2.18
    阿殷辞别谨妃时, 总有些心神不定。

    她方才仔细回想了前世的事情, 当时殁了的确实是谨妃无疑。如今看她的病情,难道真要在明年春月里,眼睁睁看着谨妃离世?阿殷但凡想到这个可能,便觉得心中郁塞难当。

    走出宫门进了马车, 傍晚的护城河边风渐渐冷冽, 车厢内倒也不算寒冷。

    这车厢底下单独设了暗格, 里头烧着银炭,虽不及屋舍中所烧的那样暖和, 到底能给车厢里供些暖意。

    阿殷除下罩在身上的大氅, 随手取了手炉抱着, 犹自思索, “母妃年年都要这样咳嗽吗?”

    “年年如此, 深冬和初春尤其容易发作。”定王伸手将她揽在怀里,思及谨妃,眉目冷峻。

    阿殷察觉他的紧绷,猜得是跟谨妃有关, 犹豫了下,问道:“谨妃娘娘也是武将之家出身,虽然不像隋小将军那样带兵打仗, 想来自幼也会习武强身, 怎么如今却病到如此境地?”

    “母妃从前身体很好,生下我之后才落了病根。”定王并没解释其中因由,只将阿殷肩头摩挲着, “眉头紧皱,是有心事?”

    “我只是觉得,母妃这回病得太重,令人担忧。往年也是这样严重吗?”

    “往年多是进了腊月才发作,今年不知为何提早。”定王对于医道知之不深,担忧却束手无策,“虽有太医每日照看,却也没见起色。”

    阿殷靠在他胸前,眉头却是越皱越深。

    往年都要腊月才发作,怎的今年却突然提前?谨妃身子骨本该不差,缘何如今病弱至此?同样的太医院伺候、天下名贵药材调养,怎么反倒比那些娇弱的妃嫔还不如?

    她前世殁于春月,便是为此吗?

    阿殷前世对宫闱之事知之甚少,对于杀神定王殿下,也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更不曾格外留意。如今努力回想,也只记得谨妃过世之后,定王殿下便甚少在京城出现,似乎是奉命各处奔走,比从前更加默然无闻。有限几回跟着去北苑时,阿殷也未见过定王的踪迹。那回在桃谷借嘉德公主的机缘见到他,印象中定王比如今更加沉默冷厉,除了待嘉德公主稍稍不同,看别人时,那目光几乎没有半点温度。

    想来谨妃之死给他的打击不小,才致他性情更冷,更不得永初帝欢心,只能四处苦累奔波。

    直到代王谋逆时,他才率兵杀回京城,夺回帝位。

    阿殷默然回想,只恨从前深居府中,对宫闱和京城里的事知道得太少。

    她到底不放心,将双臂环在定王腰间,“母妃病势不轻,到了腊月恐怕会更沉重,殿下该请个靠得住的御医,用心治治。”

    “太医每日三趟去母妃宫中,母妃的身子也一向由他调养……”

    “去得多不代表用了心,”阿殷坐直身子,罕见的打断他,神色稍肃,“更何况一人医术毕竟有限,有纰漏也难察觉,怎可全然托付信重?太子奈何不了殿下,在父皇跟前仁爱,未尝不会从别处下手。母妃深居宫中,身边更该留心。”

    定王闻言,目光陡然一紧。

    “我会寻机安排。”许久,他沉声道。

    *

    过得两日,便是冬至,皇帝照例在宫中设了家宴。

    阿殷还是头一回赴宴,大清早便从定王的怀里挣脱出来,由女官和如意、奶娘带人忙碌了半天,才梳洗打扮完毕。

    定王穿好衣裳走出来,见她正坐在妆台跟前,正拿了支飞凤珠钗往发髻中簪。今日既是家宴,虽不必盛装,衣裳却也不可马虎。阿殷象牙色锦衣上是银线钩织的细密花纹,腰下的曳地长裙却缠绕了两支红梅,自花蕊至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