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47章 1.10
    定王没料到永初帝竟会对阿殷这不起眼的侍卫留心。

    不过既然他想将阿殷娶入府中, 这身份迟早是要禀报的, 当下如实道:“她是临阳郡主之女,身手极好。去岁儿臣在西洲剿匪,因见她有些志向,又应变机敏, 胆气过人, 便应陶靖之请, 收她做侍卫。父皇或许还记得那匪首周纲——”定王抬眸,见永初帝点头, 便道:“那便是他与儿臣的右典军冯远道合力擒获。”

    永初帝觉得意外, “她一个年弱的姑娘, 还有这等胆气?”

    ——看那娇美白皙的面容和浑身气度, 说她身手不错, 也颇可信。但若说她和悍匪周纲交手,永初帝还是觉得难以置信。

    定王便道:“儿臣初时也这样想,后来见她在剿匪时屡立奇功,才会刮目相看。”

    他平素极少谈论女子, 偶尔谨妃为他的婚事提起来,说哪位姑娘美貌、品行好、行事稳重大方时,也没什么兴致, 仿佛偌大的京城里诸位千金贵女, 都不能入他眼中似的。谁知道今日,却会对那个身份不高的侍卫交口称赞?

    永初帝稍觉意外,笑道:“头一回听你对哪个姑娘刮目相看。”

    “岂止儿臣刮目相看, 就连铁衣也颇看重她。儿臣去墨城时,因大雪封路在巩昌驻留几日,铁衣竟带她去逛街市,令儿臣都大为吃惊。”

    永初帝更觉意外,“铁衣那样的性子,竟也会做这种事。朕记得她性情刚冷,也颇自负,最不屑于这等事。”

    “所以儿臣才觉吃惊,未料她跟铁衣如此投缘。”定王就势道。

    父子俩感情不算亲近,往常若非谨妃牵系着说说定王的婚事,余下时间里谈话的内容便多关乎朝政。今日难得谈论这些,永初帝想起北边的事,遂指个座位给他,“铁衣和隋彦父子在北地驻守,十分艰辛。这回你过去,那边境况如何?”

    北庭是边防重地,隋家世代为将,出了个谨妃娘娘,又有个做王爷的外甥,以永初帝的性子,即便不会平白疑心,又怎会丝毫不设防备?那边的境况如何,自然有人为他千里递来,时时传送。

    定王只做不知,道:“儿臣从前率兵北上,虽也在北庭墨城一带驻留,只是当时正值夏秋之际,虽叹其荒凉,也不觉苦寒。此次深冬前往,途中数次大雪封路,才知北地艰难,远超儿臣所知。”遂将当日所见所闻说给永初帝听,提及路上狂风卷雪,活生生冻死战马的事情,父子二人皆是叹息。

    末了,永初帝才道:“隋家忠心为国,其志可嘉。隋彦父子皆是男儿,尚能苦守,铁衣女儿之身,能在那苦寒之地率兵卫国,叫朕都觉得钦佩,所以朕格外偏疼她。”

    “父皇器重铁衣,她自然更要尽忠职守。”

    永初帝笑着点点头,借着喝茶的功夫,又旧话重提,“数遍京城也就这么一个铁衣,你那女侍卫既然能得她青睐,想来也是志气过人。只是临阳一向深锁府门,竟也肯让她出来?”——比起定王,永初帝对于临阳郡主府上的来龙去脉要清楚许多。

    绕了这么一大圈,没想到又回到了阿殷身上,看来永初帝对于阿殷确实也颇留心。

    定王便道:“临阳郡主府的家事,儿臣倒不知。只是她既有此志向,儿臣欣赏,便给她个机会历练。”

    永初帝目光扫过,细辨定王神情,也不再多问了。

    他很早就知道临阳郡主早年仗势欺人,夺人夫君的事,这些年虽也不时听到她府上的消息,却从未见过那对龙凤胎。而今回想今日那张似曾相识的面孔,有些怀疑,却又不敢深信。

    世上容貌相似之人何其多,那个叫灵修的姑娘早已死在了流放途中,奏报上写得明明白白。


-->>(第1/6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