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934章 三人成虎
    安化王叛乱顺利平定的捷报,一直到七月十二才传到京城。

    刘瑾得知这情况后,更加确定谢迁不可能提前四天得知宁夏镇前线的消息,所以认定谢迁找张懋乃是为算计他,心里并没太当回事,因为张懋这人性格偏软,基本会选择站中立立场,谢迁很可能做了无用功。

    这天刘瑾于下午未时得到捷报,本来如此重要的文书应直接送到朱厚照跟前,但因此时朱厚照人在豹房,所以刘瑾截获捷报后,兴高采烈便准备到朱厚照跟前邀功。

    临近黄昏,朱厚照终于起床。

    刘瑾在外间稍作等候,见到精神倦怠的朱厚照。

    此时朱厚照尚未用膳,不断地打哈欠,显得萎靡不振因日夜颠倒,不到晚上,朱厚照不会有精神。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宁夏安化王叛乱,已在杨巡抚努力下平息”

    刘瑾跪下来恭贺,脸上笑得跟喇叭花一样灿烂。

    “当真”

    朱厚照随即打起精神,小眼睛瞬间有了光彩。

    刘瑾道“陛下,你看老奴有几个胆子敢欺瞒您这是从宁夏镇传来的战报,系杨巡抚亲自送出,请阅览”

    或许是想到这次首功为杨一清所得,刘瑾别提有多解气了,他最怕沈溪得首功后被朱厚照器重,现如今沈溪发配在外,朝中没人掣肘,他的权势几乎达到了巅峰,不想京城里多个对手,没事就给他找麻烦。

    朱厚照疾步上前,自刘瑾手中抢过战报,仔细查看,生怕漏掉上面每一个字,等看过后,一拍大腿

    “朕就说嘛,逆贼造反怎么可能成功他这么做根本不得人心叛乱持续一个多月,就被解决,杨一清可谓劳苦功高”

    刘瑾笑道“可不是,这正是陛下您赏识,慧眼识英才。”

    朱厚照高兴之余,好像记起什么,惊讶地问道“对了,沈尚书的战报呢他不是也一起出兵了,为何沈尚书的战报迟迟未到”

    刘瑾见朱厚照眼神不太对,马上想到皇帝是在怀疑自己,赶紧为自己辩解,道“陛下,您别以为老奴隐瞒不报,实在是没来您忘了沈尚书之前出兵就迟了再加上他走的是北路,手下又未必有京营将士那般精锐,所以在行军速度上有所不及”

    “是吗”

    朱厚照将信将疑,“以沈尚书统兵能力,应该不会有这种困扰吧再者,不是大明精兵良将都在九边吗什么时候京营士兵也堪当大用了”

    刘瑾为之语塞,好一会儿才道“哎呀,陛下,以前沈尚书带兵打鞑子,带的不就是京营兵马”

    “嗯”

    朱厚照突然想到前些年京师保卫战,沈溪所部的确是以京营为班底,这才释然,道,“想来也是,不过沈尚书战报没来,朕有些担忧,就怕贼逆死灰复燃传旨宁夏,让他们看管好贼逆头目,将人押送至京师,朕准备亲自发落”

    “是,陛下”

    刘瑾行礼告退,出门时,脸上弥漫着一种喜怒夹杂的神色。

    刘瑾出豹房后,脸上阴云密布。

    “咱家呈奏宁夏前线捷报,就因是杨一清上奏而不是姓沈的小子送呈,陛下就产生怀疑看来陛下除了姓沈的小子,旁人都不信哪”

    刘瑾不甘心,他觉得这次功劳完全是自己的,正是他举荐了杨一清,却未曾想其实杨一清跟他不是一伙人,却理所当然地把一切功劳都往自己身上揽,甚至觉得是因为自己“监国”,决策英明,才会在短时间内平息叛乱。

    “刘公公”

    一个仙风道骨的中年人走了过来,笑容满面,让刘瑾看了心生不爽。

    来者正是司马真人,弘治末

-->>(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