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十一章 说书人,读书人
道“对你而言,当真是小姑娘”

    少年打个哈欠,手掌不自觉地拍起后脑勺,俨然不打自招。

    男人懂得收敛,并不讲明,转而道“教你小子几句情话也可以,但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少年再度口衔稻草,双手摆动,做了个一穷二白的手势。

    男人淡笑道“既不要你的人,也不要你的财,就只要听你给我讲段故事,若是讲得精彩,我折个本,不在中途抛下你,水陆并行,将你安全送到秦州地界都可以。”

    “当真”

    “骗你有什么好处吗”

    少年不再怀疑,按下心头冲动,询问道“大叔想听什么故事我可以把从说书先生那里听到的都讲给你听,江湖侠义,爱恨情仇,沙场纷争,应有尽有”

    男人颇为平静道“江湖纷争,男女情爱,听多了也就生厌了,倒不如讲讲家乡的风土人情。”

    少年仿佛一下遇到难处,犯愁道“咱们那边民风淳朴,基本都是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安心过日子的人,鲜有口角摩擦发生,即便有,多半也是庄稼地上的事情,没什么跌宕起伏的精彩可言,这就很难找切入点啊”

    男人重复着自己的要求,“小子,不要按照说书那一套来,平平淡淡不要紧,只要是你家乡那边的人和事,都可以拿来讲。有时候,最贴近柴米油盐锅碗瓢盆,才最有趣。”

    “柴米油盐,锅碗瓢盆”无论是阅历还是眼界都不如久经风浪的男人丰富宽阔的少年方缘一时间还无法理解到这八个字背后的深意,只得从字面意思推敲,蓦地,竟也是灵光一闪,有所感触。

    “记不得是哪一年了,只知道那时候自己还很小,小到够不着灶台,拿不动农具,娘亲染上了风寒,卧病在床,汤药费花了不少,偏偏那年庄稼收成也不好,咱爹为了弥补空缺,到外面找了个活,给人做杂工,忙的时候一连七天不落屋,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也是累得不行,倒头就睡。自己都照顾不好,还怎么照顾别人所以弄些干粮和井水给咱娘俩应付过去是常有的事,精神上咱是可以习惯的,身体上么,长时间尝不到油水的滋味唉,咱嘴笨,不过大叔应该可以体会得到吧”

    男人微微点头,接着却不循常理地问道“连你在内,你家就三口人”

    方缘看着他,忽而手口并用,将一截稻草咬断,嚼了几下就吞入腹中,“想多了,一棵树都能旁生那么多枝条绿叶,人的关系只会更加复杂,稻草根可以轻易被折断,顺带咬上几口,亲戚朋友却是没那么容易割舍的。”

    男人一笑会意,“却不知那时候你家的亲戚朋友有几人伸出了援手”

    方缘低头看向双手,神情认真,但随即在男人面前做出的却是孩童的习惯动作。

    扳手指数数。

    不乏耐心的男人一边划船,一边注意着他,不曾取笑,也不曾打断,转瞬之间,少年已在他的面前扳到了左手的无名指。从右往左数,此为第七指。

    接踵而至的却是几乎毫不相干的回答。

    “嗯,好像有三个。”

    “三个”出乎意料的答案让男人有些本能发愣,就连手上劲力都明显一滞,木桨末端若卡在河底石缝之中。

    “某家天波流连客,浪里一条蛇,敢问少侠师承何人”

    一如物极必反的道理,突然间的规矩正经,反倒令人下意识地感到不规矩,不正经。

    一脸错愕不解的方缘只得干笑道“大叔怎么突然这么客气,叫我少侠了,使不得使不得,不习惯不习惯。话说回来,我也没什么师父啊。”

    男人忍住胸口闷气,沉声道“那这么独特的数数方法,是谁教你的”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