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九章 佛门书道
门既然能抛出一颗矛头同时指向他们的石子,必是有足够的仰仗和准备。话说回来,那个处在夹缝之中,充当引线的人叫什么名字”

    兰姑撇了撇嘴,“那个不幸的倒霉鬼啊,叫李从珂,是李嗣源前几年收的一名义子,算起来就是李克用的义孙,人称什么晋三公子,名号听着倒是很响亮,可惜他的命实在不好。出身农家,生父早亡,好不容易遇到个将军,拜为义父,还是奔着他娘的美色去的,后来李嗣源也不知道听了哪个江湖术士的话,放着兵法武艺不教,非遣人送他去蜀中学习毒术暗器,结果碰巧赶上一个唐门无外姓的新立规矩,当场就被蜀唐门的人无情拒绝,阴差阳错,倒入了全是女子,资历在十大门派中最浅的百花宫。”

    “方才你还说百花宫是江湖雄鹰,现在又提到全是女子,女人的矛盾,真让人头疼。”

    “我说的雄鹰只是种象征,何况女子组建的门派又不代表不强,只是一男众女,阴盛阳衰,这样的搭配难不成你觉得很合理”

    张承奉会心笑道“他能活到现在,足可说明阳气还不是那么衰竭。”

    兰姑深深望他一眼,“谁告诉你那家伙还活着的”

    张承奉道“江湖上的消息,你了解的比我多,兵家沙场上的事情,你知道的比我少,一向如此。”

    兰姑眼珠转动,突然呵了一声,“你直接说还没收到李晋王起兵攻蜀的消息不就完了吗非要装得这么深沉。”

    张承奉沉声道“不这样,我活不到现在。”

    呵气声戛然而止。

    她像是变了一个模样,说话都变得小心翼翼,充满试探,“你又想起以前了”

    他蓦然转过身,良久不再言语。

    等到再度开口时,话锋已是转向了李从珂。

    “既然是李嗣源收的义子,李姓应该是后来才有的吧,他原来姓什么,家住何处”

    兰姑思忖道“的确,他本来不姓李,姓王,家乡么,听说好像是镇州平山一带。”

    “镇州平山。”张承奉口中喃喃,“早年归义军中一名善出奇谋的将领,似乎就是来自那里。”

    “以前听你谈起归义军的经历时,好像是听到了这么一个人。容我想想啊,孙、钱、唐、郑郑,姓郑对不对”

    “郑怀江。”

    比起兰姑的费心思量,张承奉在说出这个名字时无论神色还是语气都显得很笃定,不容置疑。

    即便只是从后方望着他的背影,对此兰姑也能明显地感觉到,于是她很快接着说道“纵然是同乡,那郑怀江作为归义军的早期将领之一,年岁不知比李从珂大了多少,两者之间基本不可能有什么交集,你想通过他来打造一个突破口,恐怕行不通。”

    张承奉忽而侧身望向兰姑,狭长的双眸中似有不明光芒闪烁,“山中有水,水中有山,证天地自然,才能构成一幅好画。郑怀江,他名中怀念的是哪一条江,你知道么”

    兰姑面露犹豫之色,紧接着反问道“你知道”

    张承奉没有正面回应,而是缓缓道“真正清楚一个名字寓意的人,往往是取名的那个人。”

    兰姑失笑道“若郑怀江的父母是武修出身,倒是有可能活到现在,然而这一可能性极低,难道要我趁着月黑风高,去平山掘墓开棺,把两位老人家喊出来问个明白”

    张承奉道“掘墓开棺的缺德事自有人去做,不劳你费心,况且想知道他名字的寓意,也无需那么繁琐,因为早在十年前,他就给自己取了一个新名字。”

    兰姑脸上浮现好奇之色,连忙问道“什么名字”

    张承奉突然默不作声,挪步朝这间空寺内原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