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八十二章 先行探路
有不少买家愿意接盘,因此他们恪守中立是最理性选择。

    “我很高兴听到这样的说法,在商言商才是企业长久发展之道。”

    韩皓确实很高兴,他此次到访目的达成了大半,只要瑞典政府保持中立,那么沃尔沃汽车卖给中国人可行性大增。

    跟瑞典这样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政府保守姿态相比,中国政府主动性和焦虑感更强,因为见识到差距,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各省市地方政府都在为实行赶超策略而努力。

    善于利用后发优势由政府出面推动产业政策发展,运用政府对资源的把控力和整合力,强行扶持具有潜力的行业,在某一地区形成产业集群,从而实现产业赶超目的。

    这种策略被中国最高决策层认可,于是在960万土地上诞生了许多产业园区,不少地方政府利用土地、税收、贷款等优惠条件,开始根据自身优势扶持发展特色产业经济。

    江州现在依赖中华集团,成功打造成汽车之城,就是一大成功例子。另外当前如火如荼的太阳能产业,也被国内许多地市列为重点扶持行业,一夜之间诞生许多硅谷太阳能基地。导致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硅片生产大国,被认为是新能源之一的太阳能发电设备源源不断出口到全球各地。

    政府主导产业发展集群的好处是可以迅速实现赶超目标,依靠政府强有力的资源投入,中国新兴产业可以短时间发展壮大。但这样举措的负面效应也很明显,一旦投资方向错误,由政府扯大旗砸大钱的行为,会导致超出想象的亏损,容易让地方经济沉沦徘徊不前。

    感谢收购捷豹路虎帮忙打的广告,现在韩皓不用费劲介绍自己的实力,中华集团已经被许多国外人士知晓。

    在跟汽车工会领导人会谈时,对方表示一直在关注中华集团对捷豹路虎的收购过程,他们最为满意就是并购后不裁员并加大投入的举动。

    韩皓邀请对方有空参观新捷豹路虎公司,亲自感受并购后的变化,并且还欢迎他们前往中国,考察中华集团的实力。

    眼见为实,韩皓想让对方明白,中国人完全有能力玩转沃尔沃汽车这样的国际品牌。

    可以说,此次瑞典之旅,为今后正式收购沃尔沃打下良好基础。

    想不到中华集团收购捷豹路虎的影响力如此之大,不但在国际上扬名立万,还得到国内政府高层的首肯,因此通过跨国并购来发展壮大顿时成为许多国内车企的首选之一。

    中华集团虽然暂时领先,但他们摸石头过河走出的捷径,国内其他车企当然可以借鉴。

    因此,不少国内车企高层开始谋划出海并购,对当今国际上可能下手的目标进行筛选。

    沃尔沃当然是最可能出售的品牌之一,不但中华集团看上,就连福特的国内合作伙伴长安集团也盯上了这个目标。

    长安集团是沃尔沃在中国代工生产厂,s40、s80l两大系列轿车签订了10年代工协议,已经在国内上市,可以说跟福特集团交情匪浅。

    进一步整合资产的长安集团,拥有福特、铃木、马自达三家合资企业,又投入重金发展自主品牌,是潜在有竞争力的并购者之一。

    另外上汽集团也有意参与沃尔沃汽车的收购,作为中国最成功的合资企业,上汽每年盈利丰厚,还有地方政府全力支持,他们在整合了南汽后,有进一步国际化的打算。

    不过双龙汽车是他们挥之不去的阴影,在无法顺利整合下,上汽下定决心从双龙汽车脱身,轻装上阵看看能否对沃尔沃汽车掺上一脚。

    除了沃尔沃汽车之外,还有通用汽车旗下的欧宝、萨博品牌都是潜在出售对象。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