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十八章 针锋相对
就是无论结果如何,我们两个人,乃至两家企业之间友谊不变!” 能混到拉坦这个层次,当然知道韩皓打什么主意,他表明了自己收购的决心不会动摇。 “在商言商,我了解你的立场。不过我希望我们两家对收购计划能建立一定沟通机制,避免无谓的内耗!” 福特肯定希望塔塔汽车和中华集团两家公司火拼,从而把价格太高超过正常估值,韩皓预先准备了双方沟通渠道,希望彼此不要非理性竞价。 “这没问题,保持联络!” 福特汽车方面还没有正式就出售捷豹和路虎开出条件,拉坦同意了韩皓的建议,在静观其变中等待。 无论是韩皓还是拉坦,都把目光投向福特首个处理的品牌阿斯顿马丁。 自1987年把阿斯顿马丁收入怀中,福特汽车努力复兴这个英伦血统的超级跑车品牌,不过效果甚微无法给福特带来合理回报。 过于高端跟福特集团定位不一致,阿斯顿马丁成为了第一个被抛弃的品牌。 经过福特内部评估,他们给阿斯顿马丁标价了20亿美元,并且公开向全球招募竞标者。 不过竞标者寥寥,大家对20亿美金的价格并不接受,认为阿斯顿马丁并不值那么多钱。 福特无奈,只好降低标准,要求有意竞标者自行报价,他们将从中筛选出5位候选者参与最后的竞标。 阿斯顿马丁都要开价20亿美金,而外界给出的估值仅在12亿,韩皓一看福特的心理价位就不会低。外界都疯传捷豹和路虎估值在20亿美金左右,按照福特现在的要价估计每个品牌不会少于40亿! 想必福特方面也在考虑,处理完阿斯顿马丁才会开启下一个品牌出售事项。 为今之计,韩皓只能先做好各种准备事宜。 上次跟三菱汽车谈并购时没有预先通知国家发改委讨要“路条”,这次韩皓学了乖预先到他们那报备。 要实现海外并购,必须要跟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以及外汇管理局三大中央部委打交道,其中发改委的态度最为关键。 自从上汽和南汽争夺罗孚汽车导致内讧闹了不小笑话,国家在对中国企业奔赴海外并购就多了一重防火墙,要求事先在国内审核备案。只有获得国家认可后,才能代表中国企业参加竞标并购,从而避免中国企业内斗的乱局。尤其是惹出麻烦的汽车业,国家发改委盯得很紧,出海并购要详细审核。 按照规定,中华集团向发改委递交了并购捷豹和路虎两大品牌的申请,并附上了详细的情况说明,对今后如何处置两大豪华品牌做了简单规划。 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中华集团就早早抢了先机,国家发改委纳闷福特都还没有宣布要出售这两大品牌,现在就向国家申请“路条”,是不是时间过于提前了。 另外,为了照顾国内其他汽车企业尤其是国有大集团的情绪,发改委必须向他们透个气,询问对方有无参加竞标的意愿。如果有的话那就把方案提交上来,由发改委内部评议到底支持谁出海并购。 这实际上也一定程度泄露了企业机密,并购这样的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对中华集团出面并购捷豹和路虎,在国家发改委内部引发了一场大争论。 “捷豹、路虎这样的品牌实际上是英伦汽车没落的代表,他们已经不再符合如今时代发展的潮流。 尤其是我们要拿出几十亿美金的外汇去并购这样亏损的品牌,是不是会买回来一堆吉祥物,并不会对中国汽车工业有任何帮助? 上汽并购双龙的尝试据我们了解进展很是困难,无论是跟当地政府关系,还是与工会的关系,上汽都无法有效应对。看来跨国并购,并不像我们之前想象中简单。 花了钱,还得花上许多心思,这对我们孱弱的中国汽车业来说,是不是过于超前了!” 一位资历长并说话有分量的处长毫不留情对中国企业出海并购持怀疑态度,就算是中华集团这样的巨头,他也认为现在没有到吞并国外亏损汽车品牌的时候。 “我同意戴处长的意见,我们中国汽车工业虽然取得不小成绩,但跟国际一流企业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汽车品牌跨国并购,难度比我们想象中都要大。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