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六章 他山之石
一些的行业,未来很可能门槛大为降低,促使许多企业可以轻易进入,形成又一轮山寨冲击波。 这位发言的中方代表借助手机例子,希望大众能早日认识到中国市场的特殊之处,提前实现本土布局。 看到会场所有人都把目光对准自己,德方代表负责人知道该轮到自己说话了。 “我们也留意到了中华集团的迅速崛起,他们未来可能真是一大难缠的竞争对手。 至于扩充产品线,我们德国总部已经有所动作,上汽大众y项目就是具体例子。y项目pq34平台的新品研发正在进行,2008年就能正式跟公众见面。这是由中国本土工程师来主导的新车研发项目,期望能取得良好效果。 当y项目取得实际效果后,我相信德国总部会把更多的资源投放到中国,给以大家更多的惊喜。” 上汽大众必须服从大众集团的全球战略,中国市场很特殊,但也无力获得更多特别对待。 在斯柯达品牌确定进入中国之后,它将担负起更低价格区间的竞争任务,实际上是大众集团对标国产自主品牌的主力军。 面对中方要求大众投放更多低价位产品,德方代表只能用y项目来当挡箭牌。 “将来斯柯达品牌即将入华,届时它将承担起守卫大众集团低端市场的重任。 至于中华集团,我承认他们是很不错的对手,但未来伴随大众集团引入更多车型,我相信在汽车领域我们依旧保持着足够优势。 在这里,我可以向大家透露一点,就是大众将很快推出新的suv产品,在紧凑级suv市场跟其他品牌竞争,以此弥补产品线差距。” 德方代表首要考虑是合资企业的利润问题,去年大众品牌在中国的利润大幅下滑,今年他们的主要目标是让财务报表更加好看。 至于中华集团威胁问题,大众虽然重视,但并不想牺牲利润和打乱自己的产品部署来应对。 此次会议终于还是不欢而散,德方继续拒绝了中方要求给予更多车型和技术本地化支持的要求。他们虽然跟中国人合作,但在技术转让方面却牢牢把持,防止任何中国合作伙伴崛起的机会出现。 “德国人太过自信了,他们不相信中华集团会对大众汽车产生足够威胁。反正我是在其职谋其政,对得起自己的职业操守。 再过几年,估计德国人肯定后悔放任中华集团这个怪物成长。他们推出的每一款车都是爆款产品,等其做大再想遏制就难了!” 刚才发言的中方代表在会后对身边的同事感慨万分,谁都看得出中华集团势头很猛,但却拿不出实际针对之策。 “看你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现在上汽集团正在抽调精兵强将到荣威这个自主品牌,你要不考虑一下? 依靠外人帮忙,终究靠不住,还是得靠自己。 要是我们能把荣威这个品牌做起来,直接下场跟中华集团对垒,足以把他们消灭在初始状态之中!” 身旁的同事见状,笑呵呵回答道。 “荣威准备从b级车做起,毕竟罗孚75的车型资料都在我们手中。只不过发动机的生产设备被南汽搬走了,要新建这条生产线可是一大麻烦事。 当初两家企业谁都不服谁,结果到罗孚各搬了半边家,都吃了哑巴亏! 我们上汽家底厚,经得起折腾。反倒是南汽打肿脸充胖子,菲亚特自顾不暇无力向南汽引进新车型,若是他们新搞出来的名爵汽车销路不佳,南汽就深陷泥潭之中了。 现在中华集团势头如此之猛,不论是名爵还是荣威,前景都不妙!两家若是联合起来,说不定还有一战之力。” 能在上汽大众中做到市场方面高管,眼光确实不一般。 当上汽和南汽兴致勃勃把罗孚肢解后搬回家,发现手中的资产并不足以让自己尽快实现自主品牌的梦想。 按照目前进度,至少需要2到3年时间,上汽和南汽才能消化完从罗孚得到的资产。 只不过,一直会有一座大山横亘在他们面前,中华集团将是其绕不过去的梦魇。 在其他同行都认定中华集团会研发推出b级车时,代号为z的项目确实在企业内部有条不紊推进,只不过发展的方向被韩皓稍微修正了,z的先发版本将会是纯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