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章 战略转型
答案。 “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独有,既然承认市场经济存在那么资本家同样可以诞生在社会主义国家中。 资本家是个中性词,犹如一把尖刀本身没有对错性质,得看它到底握在谁的手中。 现在你的头上戴着红帽子,完全可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 如果可以,你能成为新时代的红色资本家,超越以往任何一个同行。” 尹庆勋的这番话有些惊世骇俗,但确实说出了事实,相比汽车王国,他更愿意打造一个庞大的资本帝国。 曾在一代枭雄金仰勇旗下辅佐,尹庆勋见证过对方提出“资本运作造车”的理念,但时势造英雄,资本运作这个理念的真正受益者,反而是现在的首富韩皓。 手上有实业,身上有信誉,头上还有光环,没有人能比韩皓更合适担任资本运作的实践者。 为何胡一鸣没有说出第四波红利是什么? 韩皓至此心里也猜得出一二,尹庆勋可以说的话,恩师不一定方便说。 想明白了这一点,接下来怎么做就非常简单了,在完成原始积累后,韩皓有实力在资本市场大干一场。 在尹庆勋的建议下,韩皓将成立两只投资基金,作为资本运作的平台。 一只专门投资汽车相关领域,形成跟现有汽车主业相得益彰的命运共同体。 对那些有发展潜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华集团入股后在资金和技术上加以扶持,以国际一流供应商标准孵化,打造出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小而精队伍。 中华集团要成为国际性大企业,背后没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零部件供应团队可不行,每个汽车巨头背后都有本国优秀的零部件体系在支撑。 韩皓不会对入股企业正常经营过多干预,他只会选择有潜力的企业加以扶持,最终企业能否脱颖而出还得看最终在市场上的表现。 “中华系”这个概念便应运而生,在中华集团这艘巨轮带动下,其他的小舢板企业愿意跟随一起出海,那可以拥有巨轮在旁边护航的红利。 韩皓很期待它们都能壮大成为足以抵御风浪的大船,以此跟中华集团一起构建无所不能的超级舰队。 第二只基金投资范围更加广泛,只要有发展前途,认为可以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新行业,都能成为撒网的对象。 “再造一个中华集团!” 这是尹庆勋给出的目标。 利用现有资本优势,在那些有潜力的独角兽企业冒头之时,中华集团的大网就能注意到它们,并把其网罗旗下。 入股后不会干涉企业正常运营,跟其他风投在公司上市便退出变现不同,中华集团将继续持有股份,耐心坐享发展红利。 尹庆勋的真实意图就是打造一个中国的伯克希尔公司,为此他将抛弃自己退休的念头,继续征战在资本市场之中。 “美国经济在多年发展后,诞生出许多龙头企业。作为学习模板,中国经济只要稳定发展,也会像美国一样产生许多伟大的企业。 今天一个不足10人的团队,或许会是未来国际巨头的雏形。我们要做的唯一事情,就是找到并发现他们,同时洒下我们的资本种子。 我们当前做的每一件事,可能在见证历史,又可能是我们创造了历史。” 伟大的人从来都不甘于平庸,当初应韩皓邀请重新出山,尹庆勋就是看中了对方身上的广阔平台。 现在他终于可以借力得偿所愿,向自己心中的终极目标进发。 资本运作在国内许多时候都是一个负面词语,几乎跟空手套白狼挂上号。当初金仰勇提出“资本运作造车”,实际上只是想办法从金融市场搞钱来,并没有真正参透资本的真髓。 当下韩皓的资本运作才是全新意义上的杀招,利用实业积攒的资本来反向运作,打造自己的资本帝国。 由此,韩皓正式宣布中华集团转型升级,开始进入30版本时代。 当年还是韩耀厂时进入摩托车领域,算是10版本。后来成功进入汽车领域,成为国内汽车工业巨头,属于20模式。 今后,中华集团将以实业和投资双引擎驱动,开启第三版的新征程。 跟前两次升级相比,今天的韩皓更有信心,因为他手上掌握的资源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不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