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两百一十六章 挺身而出
不言而喻。 近些年,假冒伪劣的中国商品得以源源不断进入欧洲,就因为我们太过仁慈对他们的处罚力度不够。 中国政府无力监管,或者放任不管,最受伤害的还是我们欧洲消费者。 德国政府乃至欧盟必须针对中国商品做些什么,尽量消除我们普通消费者对它们的担忧和恐惧。” 另一位嘉宾就此接话继续说道,他们都对来自中国的商品产生深深的不信任感。 这只是全欧洲掀起反华商品浪潮的一个缩影,许多欧盟国家媒体都报道刊登了中国出口商品的负面新闻。 甚至在码头还出现了针对中国商品货柜的打砸,还有不少华人店铺遭遇到不明身份人士的破坏。 这次由中国汽车碰撞测试不合格引发出针对中国商品的抵制浪潮,给中欧正常贸易蒙上了一层阴影。 正是在这样风口浪尖下,韩皓乘坐专机前往德国,为中华集团也为中国制造来正名。 首先,中华集团要求e-ncap尽快公布“宋”的碰撞成绩,以此来堵住汹涌澎湃针对中国汽车质量的质疑。 跟adac相比,e-ncap的影响力更大,只要他们如实公布成绩,证明“宋”通过碰撞测试,至少可以证明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并非一无所成,还是有足以信赖之处。 很不幸,面对整个欧洲针对中国商品的讨伐,e-ncap保持了沉默。他们以碰撞数据还需要调整统计为由,拒绝了提前公布的请求。 可能面对群情激愤的舆论,e-ncap并不想参与到漩涡之中,又或者他们有着其他考量不愿出面,总之韩皓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帮助。 其次,对不经调查便把中华集团纳入碰撞不合格企业内进行大肆报道的媒体,韩皓请了律师团向他们发出律师函,要求他们更改报道并道歉,不然到当地法庭起诉他们,要求巨额赔偿。 “该花的钱就花,不能老是习惯忍气吞声被人欺负,法治社会一切靠证据说话,失实报道对中华集团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我可不会当做没看到。” 韩皓打算运用当地的法律游戏规则来扞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近些年以反倾销和侵犯知识产权为名,许多中国企业在欧洲遭遇到处罚和批评。他们大多都默默顺从接受,并未敢发出自己的声音来抗辩。 这次针对中国汽车的批评,当事人江铃和华晨都窝在国内忍气吞声,更加助长了欧洲媒体的大肆负面报道。 因为不敢出面应对,会被视为是心虚的表现。 但这一次,中华集团可不是软柿子,在确定进军欧洲战略时,韩皓就特意针对欧洲的游戏规则进行了调查研究,做了应对一些突发情况的预案,没想到如此之快就派上用场。 果然那些骂得最凶的媒体在接到律师函后,声音一下子小了许多,但他们依旧在观望,并不肯出面道歉承认错误。 他们没想到这个从未听说过名字的中国企业,竟然敢在欧洲跟他们堂堂正正对垒,并不如他们设想中好欺负。 于是暂时使出拖字诀方针,先看情况进展如何再做打算。 再次,针对欧洲的舆论危机,韩皓打算直接到欧洲媒体上对话澄清,为中华集团也为中国汽车业发声,更为中国制造来正名。 他特意找人联系德国影响力最大的电视台,主动要求进行访谈,在电视上回击针对中国汽车的质疑。 这可是绝佳的题材,在大家一致讨伐中国汽车质量时,竟然有中国人敢于出面对质,对方身份还是中国内地首富,电视台得知此事后如获至宝。 不用推测,现场直播当天肯定收视率会爆表。 为了表明自己对旗下产品有信心,韩皓主动提出把访谈现场放在adac的碰撞现场,在节目中现场直播对“宋”进行新一轮碰撞试验。 既然一切事由是从adac这里开始,韩皓也希望在这块碰撞场地上结束这场针对中国汽车的闹剧。 “我可以很熟悉说出‘宋’的任何一项指标,全世界内我属于对其最了解的几个人之一。 无论‘宋’在地球上哪一间实验室进行碰撞,我敢以自己的名誉为其背书,它绝对不会掉链子。” 面对有人担心直播会出现意外,韩皓却并不在意,因为“宋”一直遵循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