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两百一十五章 “碰撞门”
者们却不打算放过他,继续围着他追问道。 “现在我个人无法给出更多答案,待我们内部协商后再跟大家回复。麻烦让一让——” 这位发言人顶不住记者们的轰炸,找准时机赶紧跑路离开。 眼看采访对象离开,不少记者开始在mc集团大门前面进行采访小结。 “从可靠消息获知,中国汽车市场没有任何的碰撞标准,导致他们生产的汽车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单车认证制度成为它们堂而皇之进入欧洲市场的漏洞,在这里我们呼吁德国政府尽快启动调查程序,把潜在不安全的汽车堵在国门之外!同时我们也呼吁,广大消费者尽量不要购买来自中国的汽车产品,它们存在非常大的危险。” …… 伴随媒体的热炒,有不少当地居民聚集在车展中国馆外示威。 “你们都是潜在杀人凶手,滚出欧洲去!” “我们不欢迎中国汽车,它们都是定时炸弹!” …… 示威人群举着横幅,大声抗议道。 事件不断升温,就连德国当地政府也不得不出面,表示将成立专门的调查组,尽一切手段把不合格汽车阻挡在国门之外!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中华集团的“宋”已经在e-ncap进行过碰撞试验,并且获得通过的认证。只不过因为对方工作安排关系,尚未完成报告对外公布。按计划,“宋”将跟其他几款欧洲车型一道,在15天后才统一公布成绩。 要不然,“宋”也不会获得正规的“欧盟整车型式认证”,得以大批量登陆欧洲销售。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adac在选择碰撞车型时,略过了已经在e-ncap获得通过成绩的“宋”,把矛头直指向陆风和尊驰这两个中国老乡。 adac跟e-ncap不同,他们是匿名私下并不通知厂家在市场上购买量产车辆进行碰撞试验,因此拥有不菲的公信力。“宋”在e-ncap测试,则是中华集团主动向其申请,由对方在量产车型批次中抽检,厂家拥有相应知情权。 欧洲爆发的舆情危机,通过现代化通讯手段,很快把火烧到了国内! “中国三大汽车品牌在欧洲碰撞不合格,国产车不安全,请不要购买!” “购买上述品牌的消费者,为了身家性命,请马上到国内4s店退车!” “欧盟禁售来自中国的汽车,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购买汽车还是首选进口、合资品牌!” …… 网络上首先出现了各种流言,亦真亦假中唬得许多人纷纷信以为真。这当然离不开相关利益方的幕后推动,毕竟每个车企都会拥有大笔的公关费用。 一夜之间,整个世界颠倒过来,许多媒体记者看着昨天刚大唱赞歌中国汽车登陆欧洲的报道,再看看手头上准备刊发的中国汽车在欧遭遇“碰撞门”稿件,实在是冰火两重天般无言以对。 “在国内横也就算了,现在丢人丢到国外去了吧!” “亏我还那么相信中华集团,一心支持国货,没想到坑起人来还是自己人狠!” …… 事情在不断发酵,中华集团由于个头大,首先成为众多不明真相网友攻击的目标。 陆风和尊驰碰撞获得了糟糕成绩,现在却要连累到所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演变成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困境。 中国汽车一旦口碑在欧洲烂了,不知道何年何月才会扳回这一局!未来中国汽车再想登陆欧洲,估计要付出无法想象的代价。 “我们的汽车当真如同德国媒体说的那样不堪一击吗?车辆在设计时就没有考虑过安全系数吗? 再怎么差也不会说无法上路吧!他们没有告知我们,就随意进行了碰撞试验,结果存在非常大的可疑之处。我觉得这是针对我们中国汽车的大阴谋,他们害怕我们中国汽车的竞争力,从而想搞臭我们把中国汽车品牌赶出欧洲!” 长安汽车的老总尹秋暝得知旗下陆风suv获得欧洲差评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如此反应道。 江铃汽车原本是赣西省汽车厂发展而来,后来跟福特进行商务车合作主打福特全顺车型,凭借商务车在国内汽车界站稳脚跟。看到中华“唐”在suv领域大杀四方,江铃也推出自己的陆风suv。 在福特推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