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六十四章 安淮考察
会长亲口答应如果我能拿到政府的批文,他愿意向华夏厂转让微面技术。当然不会是国际最新,至少跟现在国内的微面相比不落下风。” 国内微车厂都是引进日a本技术,尤其是铃木公司占了大头,微面已经十来年没有大更新换代了。 韩皓有信心,通过自主吸收,像摩托车一样,赶上国内微面的发展步伐。 依据1988年国家制定的汽车分类标准内容,用阿拉伯数字把车型分为9类: 1开头:载货汽车 2开头:越野汽车 3开头:自卸汽车 4开头:牵引汽车 5开头:专用汽车 6开头:客车 7开头:轿车 8开头: 9开头:半挂车 其中,国家对7字头的轿车目录控制极其之严,想要光明正大上榜难以上青天。当然这是针对国内企业来说,要是外资汽车直接上榜。对外政策一马平川,对内政策蜀道难于入川,在时代背景下,内外有别让人无可奈何。 因此,6字头的客车目录就成为可以大做文章的地方,微面属于微型客车,成为韩皓准备进入汽车领域的跳板。 其实韩皓心中已经有了属意目标,在安淮省居然有一个客车厂,生产“华夏牌”客车,现在正陷入经营困境之中。 虽然自己手上有“华夏牌”摩托车,但对属于四个轮的汽车“华夏”品牌,韩皓还是非常心动。 于是,跟海州市里的招商办工作人员一道,韩皓等人踏上了安淮省考察的路程。此次考察的目标除了在皋城市拥有“华夏牌”的安淮客车总厂外,还有另两个企业分别是珠城市的华阳汽车制造厂,芜江市的通宝汽车制造厂,他们俩都是拥有微车制造经验的企业。 跟汽车贫瘠的浙海省相比,安淮省汽车资源真是太过丰富。微车有飞虎、华阳、通宝,卡车有淝河、江淮,客车有江淮、淝河、华夏,都在国内或附近地区享有一定知名度。就是轿车行业一片空白,据说现在安淮省正在秘密打造轿车项目。 由于海州市政府出面组织,所以韩皓一行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接待。依照从浙海省北上的路线,依次以芜江市——珠城市——阜城市顺序考察。 来到芜江市,韩皓等人查看了通宝汽车制造厂,通宝牌微车虽然在生产,但从车间看明显开工不足。在国内五菱、长安、昌河、哈飞四大巨头的打压下,像通宝这样的小牌子市场有限,陷入了经营不善境地。知道浙海人有意投资,但芜江市政府却没有表现出太多热情,不知道是不是跟传闻中安淮省准备把轿车项目放在当地有关。他们或许像把通宝厂作为备份,不打算对外合作。 出师不利,韩皓只有寄希望于珠城市的华阳厂。 华阳厂原本是区属集体企业,从1985年开始生产仿制面包车,售价仅2万起。1988——1990年,连续3年都生产了600台左右,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据说还到央视打了一阵广告,显得红红火火。转折点在1989年,在珠城市政府的拉郎配下,华阳厂跟珠城自行车厂合并,以300名职工规模吞并了自行车厂1000多名职工。结果政府出面促成的婚姻,华阳厂跟自行车厂之间犹如八字不合的夫妻般天天吵架,庞大的人员开支、人事纠纷、债务负担等,内耗严重把好好的华阳厂拖垮了。1992年,不得已华阳厂跟自行车厂分手,没想到又在内部爆发了权力之争,居然分成了两派,各自起炉灶内斗。两家分厂都使用华阳牌的牌子,互相挖角压价,本来奄奄一息的华阳牌微车彻底在市场中不见了踪迹。 唉,华阳厂弄成这样,内斗因素虽然是主因,但负主要责任还是放在当时的市里主要领导身上。所管辖好好的企业弄垮,身为管理者难辞其咎,韩皓听了介绍后心里想道。 在珠城市,市里主要领导对重启华阳牌汽车很感兴趣,同时对有外来投资者收拾华阳厂这个烂摊子很重视。 韩皓主要是想要华阳厂的生产资质,从而挤上国家管理6字头目录,他打算生产微面厂放在虎山。因为市里承诺,只要华夏厂取得汽车资质,就提供800—1000亩土地作为汽车厂基地。 像珠城市,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