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十八章 各显神通
亏损状态。 作为军工企业,秦川厂拥有传统国企的诸多弊端,唯一的亮点就是有国家批准的轿车目录。 在舆论疯传国家将会放开轿车管制的吹风下,这唯一的亮点犹如夜风中的烛光随时会被吹灭。 秦川厂要活下去,只有引进外援这一条路。位于西北内陆,国际巨头看不上,国内大汽车企业也没兴趣。 这个时候,比亚迪找上门来,王川福大手笔一挥,打算用大笔资金直接并购秦川厂。 这里拥有成套的轿车生产设备,还有曾经自主开发过轿车的研发团队,进入汽车的基础这里有了。只要搭配上比亚迪灵活的市场机制和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双方合作属于天作之合! 王川福心道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秦川厂工资都拖了好久发不出,现在比亚迪拿着十几亿来说要造汽车,好比白马王子般从天而降拯救了陷入破产境地的工厂。 2003年月23日,金额总计2695亿,现金收购秦川汽车77的股权,比亚迪宣布正式踏入汽车制造行业。 结果消息公布当天,比亚迪在香港的股价立即下跌了26,显示股东们用脚投出不信任票,不看好比亚迪的造车之旅。 “王总,只要我们宣布放弃造汽车,股价就会立即升回去。不然明天基金经理们还会联合起来抛售我们公司的股票,股价将继续大跌!” 一天时间,因为造车事件公司市值蒸发了26,而这个情况还在进一步恶化。 公司董秘顶不住基金经理们的电话,恳求王川福收回主见,不要在重大经营事项上一意孤行。 “开弓没有回头箭,我相信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选择!如果他们要抛股票就抛吧,大不了比亚迪退市继续干!” 身为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王川福不肯低头,就是要造车! 第二天时间,比亚迪股票遭遇了大规模抛售,因为股东们都不理解没有任何造车经验的比亚迪,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就敲定了收购秦川厂进入汽车行业的疯狂举动。 股价从港元暴跌到25港元,比亚迪市值再次跌去近三分之一,短短两天时间股价实现了腰斩。 退市只是气话,没有上市公司比亚迪无法完成接下来的造车之旅,王川福不得不在董秘和股东的建议下,临时召开应急会议,向广大中小股东和媒体解释比亚迪进入汽车行业的理由。 “比亚迪进入汽车行业,主要是为三年后的比亚迪寻找一个迅速成长的平台!同时,我承诺,在这三年时间内,比亚迪的业绩将会在原有基础上继续高速增长,比亚迪依旧是中国最优秀的科技创新公司!” 股价已经跌无可跌,加上有基金开始抄底,比亚迪的股价才开始逐渐稳定下来,而王川福造车的决策已经无可阻挡。 “这个比亚迪公司还真是有趣,比我当年的决心还狠,王川福看上去还真是个人物。不然也不会从韩日企业的重重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为全球电池行业的霸主。牌桌上多几张新面孔,打起牌来才会更加有趣。” 韩皓也注意到国内一家电池企业轰轰烈烈宣布造车的新闻。 他并不在意比亚迪如何,因为中国的汽车市场早就是巨头林立,多一家少一家没有区别。 跟韩皓一样,国内其他汽车巨头对比亚迪的进入并未太过注意,毕竟中国市场上本来就存在许多各式各样的中小汽车企业。 “老王还真是说到做到,我就出国转了一圈,比亚迪已经成功进入了汽车行业!” 波导手机的老总徐华得知此消息后说道。 “我们也不能甘于人后,波导也要成为汽车行业的战斗机,把所有挡在前方的敌人都统统击落!” 在手机市场完成原始积累的波导股份,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将谋划重大战略布局,进军汽车行业。 为确认消息真实性,波导股份还宣布了和福特公司已经达成出售其位于英国工厂一条发动机生产线的交易。 福特公司由于受到在美国本土的轮胎召回事件影响,开始出售一些位于海外的旧资产,这条位于英国工厂的zete系列6l生产线就是其中之一。来自中国的商人非常豪爽,没有过多还价就把交易敲定了下来。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